不支持Flash

央视《经济半小时》:谁来守护留守儿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9日15:04 央视《经济半小时》
央视《经济半小时》:谁来守护留守儿童
  天上下着小雨,在孤峰中学里,记者看到了来接孩子的王直老人很快,举着同样花色雨伞的孩子们开始在老人身旁越聚越多。不一会儿时间,孩子们在老人的指挥下排起整齐的队伍,走出校园。

央视《经济半小时》:谁来守护留守儿童
  记者采访了王直助教中心一位叫王明的孩子,他告诉记者,那里给了他家的感觉,那里是留守儿童温暖的归宿。

    央视《经济半小时》3月27日播出节目《留守儿童,谁来守护?》,以下为节目内容。

  今年两会期间,我们的节目报道过留守儿童的问题,反响非常强烈。很多人都很想帮助这些父母外出打工,一个人被丢在农村的孩子。可是,除了捐钱捐物,怎么样才能让独自在家的孩子真正幸福,他们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呢?最近,我们听说在安徽省泾县有一个72岁的退休老人,他给当地400多个留守儿童当起了家长,孩子们不再为生活、学习发愁,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记者顾平在泾县找到了这位老人。

  助教中心 留守儿童的家

  记者来到安徽省泾县孤峰乡的时候,天上下着小雨,在孤峰中学里,记者看到了来接孩子的王直老人。

  很快,举着同样花色雨伞的孩子们开始在老人身旁越聚越多。不一会儿时间,孩子们在老人的指挥下排起整齐的队伍,走出校园。

  几十个孩子形成长长的一列,老人护着这支队伍,走下山坡,穿过集镇。

  对于这样的场面,当地人早已经司空见惯,因为从2002年开始,无论刮风下雨,春夏秋冬,每天这支队伍上学放学的时候,都会这样走上四趟,已经成为孤峰乡最特别的一景。

  老人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王直助教中心”,但说起这个助教中心,老人总是喜欢用家这个字。

  王直:我最喜欢的是家的感觉,我这个人自始至终,坚持,要让这里变成一个大家,变一个,让他们感到温暖的家。

  王直,曾经是安徽省泾县文化馆的副馆长,退休后,他选择留在了孤峰乡。五年前,老人亲手创办了王直助教中心,将原来废弃的乡文化站自办工厂的厂房,改造成了当地留守儿童的一个“家”,每天孩子们放学就回到这里,不仅管吃、管住,还有专人辅导功课。今年这里招收了74名留守儿童,大多数是12、3岁的初中生,王直老人就是74个孩子的“家长”。

  在院子里,记者看到孩子们似乎玩得很开心,但他们内心里真的能接受这样一个没有父母的家吗?

  在孩子们中间,记者认识了小王明,他今年12岁,来助教中心只有不到3个月。在王明两、三岁的时候,他父母便双双外出打工。

  记者:你喜欢他们出去打工吗?

  王明:不喜欢。

  记者:可是他们打工能挣到很多钱。

  王明:他们如果只是给我物质上的话,我是很不开心的。

  父母走后,爷爷奶奶把王明带大,但就在一年多以前,爷爷奶奶也去外地帮人照顾养殖场了,小王明只能住到亲戚家。虽然在亲戚家里他不缺吃穿,但每过一段时间,小王明就会很想念村子里的老家,自己跑回老家去。

  老家的房门上了大锁,王明进不去,只能在门口站着,朝院子里看一看。

  王明:以前都是开门的,但是现在……

  多的时间,王明放了学就四处闲逛,成了网吧里的常客。迷上

网络游戏后,王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短短半年时间,从年级的第七名落到了五十多名。

  王明:我尽量克制自己不上网,但是那时我已经喜欢上上网了。

  无奈之下,家人把王明送到了王直老人的助教中心。

  王直:这孩子很听话,也非常聪明。像这些孩子啊,就是有人管,就是一个才,没人管就是一个废料。

  现在,王明在助教中心住了不到3个月,算是助教中心里的新生,但他已经习惯把助教中心叫做“家”。

  记者:我刚刚听你说到家了。

  王明:是。

  记者:你把这儿叫什么?

  王明:家。

  记者:为什么?

  王明:在这里我也可以找到一种家的感觉吧。

  悉心的言传身教

  家的感觉,小王明感受到的家是什么样子的?仅仅有吃的东西、住的地方,应该说还远远不能算一个家,对于留守儿童,他们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一个70多岁的老人能够给他们吗?记者在王直助教中心采访的几天,无意中拍摄到一段他们之间的故事。

  在助教中心里,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王明戒除了网瘾,这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但谁也没想到,就在我们采访的前一天,王明和一个叫陈立志的孩子为一件生活小事在男生宿舍里打了一架。

  王直:打了一次架,这次打架我也很痛心。

  这样的打架事件在助教中心已经不常见,王直老人一方面觉得难过,一方面决定借这个机会,亲自给孩子们上一课。

  (在教室教育孩子们)

  王直:我现在向同学们问个问题,就是我们在一起生活应该怎么样。

  同学们:团结友爱。

  一上来,王直老人没有提孩子打架,却用前排几个同学扔一本书的事儿举起了例子。

  王直:傅红玉同学,想借李月芳同学这本书,那么李月芳就把这个书扔过去,这个事情不巧,……那么她这本书就砸在朱倩茹的笔上……首先问问朱倩茹同学,如果当时发生这种事情,你用什么心态来对待这个事?

  同学:如果心情很好的话,可以宽容地对待这件事情,如果心情心情当时很气愤的话,会发火。

  同学:如果关系不好就把书扔到地下。

  等孩子们一个个说出自己的处理方法后,老人开始带着孩子们分析问题。

  王直:心情不好的时候,也要想到宽容。再一个,同窗,应该是最后是两个字,同窗就是好友。

  王直老人在台上讲了不到十分钟,一直没有直接批评两个打架的孩子,但我们注意到台下的小王明已经有一些不安和脸红。

  王直:下面我们首先请王明同学上台来表个态。

  王明:如果那天晚上,他把衣服扔到我桌子上的话,我客气一点的话,大概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所以这件事,也有我的错,我在这里向陈立志说一声对不起。

  王直:陈力志上来。

  陈立志:那晚应该是我的错,我太冲动了,不应该打人,打人是不对的,所以给大家添麻烦了,同时向王明同学道个歉。

  王直:拥抱一下。

  打架风波就这样化解了,这堂课上,王直一再使用包容和宽容这样的词汇,也许,孩子们幼小的心中暂时不能明白里面的真正含义,但是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里,他们却从一个70多岁老人的身上,得到了宽容他人的最初启蒙。

  个人慈善 陷入非议

  看到这里,您可能很好奇,这个王直助教中心究竟是个什么地方?有一点像寄宿制学校,又有一点像慈善机构,但又都不是。王直告诉我们,这是他为了帮助当地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 5年前就独创的一个纯民间机构,附近乡镇农村的留守儿童只要每学期交纳1500元的费用,就可以在助教中心里得到吃、住、管、教全寄托式管理。但正是因为收这1500块钱,王直老人刚一开始干就受到过种种非议。

  王直:我刚刚办这个助教中心的时候,人家都认为我在赚钱,甚至当着面讲,你王不得了,一年几十万,他算什么帐呢,我一个孩子一千多,一百个孩子就是十几万。

  每学期孩子们交的这1500元钱究竟花到哪里去了呢?王直给我们算起了细帐。

  他告诉记者,1500元里,伙食费是最主要的,有900元,还300元是水电费,300元是管理费。这样算下来,每个学生一天三顿的伙食费不过是6块钱。6块钱的伙食,孩子们能吃到什么呢?我们看到,助教中心里的每一顿中饭和晚饭,都有三个菜一个汤,米饭吃多少管够。虽然算不上丰盛,但孩子们吃得还是挺香。

  (现场:食堂里孩子们吃饭)

  男孩一:好吃,和家里差不多。

  男孩二:有时每天吃肉,有时比家里好。)

  王直:我们有几个保证,一个保证每天孩子必须摄入一个鸡蛋,就是早晨一个茶叶蛋,……我们这个猪肉,那么平均一天总在50克左右。

  钱不多,却不能亏欠孩子,还要保证每天让孩子们吃上肉。为这,王直老人想出各种省钱的办法,比如从助教中心开办,他就同时建起了养猪场。这样每个月能杀一头猪,就有了300多斤的肉,一年算下来足足能省6万元。

  而300元的管理费,包括了助教中心里所有工作人员的工资,还有给孩子们的辅助材料等等,助教中心聘请了6、7个辅导老师、2个管理员和2个炊事员,王直告诉我们,他们收入都不高。一个老师上一堂80分钟的课,收入是15元。

  王直:我这里不想赚钱,但是力求保本。

  虽然不为赚钱,但周围的人还是很难理解,因为以前从来没有人办这样的收费班来帮助留守儿童,王直助教中心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举步唯艰。

  王直:不但是没有支持,当时的教育主管部门,还认为我是一种非法办学,还曾经要来取缔,我们当时聘请老师也不敢给我们上课,都怕。

  现在,5年坚持下来,王直助教中心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候,在这个大家庭生活过的留守儿童前后达到了438人。越来越多的孩子愿意到这里来,证明王直独创的办法是有效的,但是我们还是有一个疑问:一个学期1500元钱对一些农村家庭不是一个小数字,助教中心虽好,可如果碰到贫困家庭留下的孩子怎么办?面对这个问题,王直拿出了厚厚一摞材料和帐本。

  王直:这都是。这个表格姓名,……所在的学校,年纪,爸爸妈妈的姓名,家庭贫困的原因。

  王直老人给记者拿出来的,都是贫困学生的调查表。原来,除了照顾附近的留守儿童之外,王直同时还在做另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四处为贫困学生募捐。

  王直:我是1998年9月资助…开始。

  记者:这是第一个?

  王直:第一个,这是我历年的资料。

  这些账本显示,从1998年开始,8年半里,有500多人次的贫困学生通过王直老人的募捐,得到了资助。

  记者:总金额有多少了?

  王直:总金额应该有88万吧。

  88万元的捐助款,来自上海、江苏等地100多位捐助人,而在受捐助的500多人次中,还包括108个贫困学生得到了一对一的长期资助。

  而且王直坚持,只要是经他推荐的贫困学生,他都要亲自去孩子的家里调查走访。2006年国庆7天,老人就连续走访了76户贫困学生家庭。而他的调查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他走到哪里都带着一个小DV摄像机,亲自拍下贫困学生家里的情况,回去以后再刻成光盘送给捐助人看。

  王直:帮人必须得一帮到底,而且要帮得透彻,帮得要透明,所以我们推荐出来的孩子,请求人家的帮助,最后人家来看一下,老王说得都是真的,这孩子真的要救助。

  王直老人告诉我们,一次、两次募捐不难,可以找熟人、找朋友,但要人家不断地拿钱出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在一次捐助活动上,一位长期帮助王直募捐的朋友这样说。

  贫困儿童资助人王金元:他就乞讨也要把这件事办下去。

  王直:因为没有钱做不起来,我只得到处去说好话,去给人家介绍我们这边的情况,这样的去感动人家。我在上海基本上是啃的方便面,住的小招待室,每天都跑路。

  全心付出 默默守护

  刚才看到王直的经历,可能会触动很多人。这些年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已达2000万人,很多孩子处境让人担忧,比如福建省,因打架斗殴、小偷小摸被送到派出所的孩子中,60%是留守孩子;而重庆市对农村犯罪调查统计显示,7成左右农村犯罪少年来自留守家庭。就在大家一时还没什么找到好办法的时候,一个七旬老人却已经在安徽农村默默无闻为孩子们服务了五年。更让人惊讶的是,办助教中心同时,王直还四处奔走,为贫困学生筹集了88万元善款。但有了钱,接下来的事情同样不容易,“善款能不能善用”,这一直一个很敏感的社会问题,年过七旬的退休老人王直能管好这些钱吗?

  8年时间里,王直老人不知道寄了多少资料,跑了多少路,为贫困学生募集到了88万块钱。但有了钱,接下来的事情同样不容易,“善款能不能善用”,这一直一个很敏感的社会问题,年过七旬的退休老人王直能管好这些钱吗?

  王直:我给她开户,给她开一个卡,这个存折放在我们这里,便于我们监督。

  为了保证捐助人的钱能真正用到贫困学生念书上,王直设立了专门的帐户接受捐款,然后每年两次,等到学校开学之前,再亲自把钱打到贫困生的卡上。上百个学生就意味着上百个帐户,每次为了往贫困生卡上打钱,王直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2007年的春节,在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老人却独自来到储蓄所,大年初一、初二,在柜台面前站了整整两天。

  每年过手10多万的捐助款,王直管理的帐目有十几本,但我们吃惊地看到,老人把每一本账都记得清清楚楚。

  记者:您学过财会吗?

  王直:没有,我的文化很低,小学六年级。

  除了用账本记帐,王直老人还用他特别的方法把捐款情况公之于众,这是王直助教中心印刷的助教简报,谁捐多少钱,捐给哪个贫困学生,全都印在了这份报纸上。甚至连捐款的利息在怎么使用,都一清二楚。

  王直:那个报纸实际上是我一个窗口,让人了解王直助教中心,了解王直怎么在资助贫困学生,了解王直这个钱怎么用的,怎么来的,就是,说报纸也可以,说一部明白账更可以。

  记者:可以知道你个人有多少存款吗?

  王直:个人,应该用四个字,分文没有,没有存款。

  跟着老人,记者走进了他自己住的屋子。

  这是一间6平米的小屋,床就占去了大半间屋,唯一的大件儿就是一台电视机。

  采访的最后,老人突然跟记者说起他很久以前的一个梦。

  王直:好像是90年代后期吧,我做了一个梦,我将我什么时候带着一批孩子,穿着一样的衣服,穿着一样的鞋子,我带着他们走在大街上,我今天这个绝对不是虚构的,真的,我从来没跟人讲,今天第一次跟你透露这个梦,所以我这个梦真的实现了,我现在每天都带着穿着校服的孩子跟着我出去。

  记者:好长好长的一个队。

  王直:嗯,好长好长的队,

  调查走访贫困学生,募集捐款,照顾留守儿童,管理十几本账,很难想像一个70多岁的老人能同时办这么多事。我们和王直老人接触时间越长,就越来越发现这个老人身上有很多不同寻常的地方。论年龄,他已经过了古稀之年,早就应该安享晚年,论能力,他思维敏捷、善于经营管理,完全可以自己找条生财之道。可老人为什么偏偏要把他所有的心血放到乡村里的留守儿童、贫困学生身上?他图的是什么呢?

  半小时观察:是否用心搞慈善?

  社会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误解,一种是办企业就要唯利是图,社会责任对他们没有约束力,另一种是,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是干好事,就不能讲经济效益。王直的做法告诉我们,办企业和做慈善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件事,完全可以把公益慈善事业当作一个社会企业来经营,也讲投入产出,也讲资源的有效配置。只有这样的慈善,才不是简单的作秀,才不是一时良心发现,才能真正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王直和要饭助学的武训一样,胸怀仁厚、热心公益,但他比武训更有经营头脑,他把善事做成了一种事业,用经营企业的办法来提高公益事业的效率。热心公益的情怀和专业能力、经营之道相结合是一个人成为“社会企业家”的根基。王直担任过县文化馆副馆长的经历,使他积累了文化、教育经验,也磨练了自己的组织和经营能力。

  中国并不缺王直这样具备能力、素质的热心人,但缺乏一个让这些热心人发扬善心的环境,他们发现做好事并不容易,社会信用的缺失,使他们常常被人误解,信息的闭塞,让他们疲于奔波,做好事不能收钱,让他们难以为继。王直在这样的环境中成功,在于他付出了超出常人的爱心、耐心和细心。我们需要他这样的社会企业家,我们更需要一个

能源源不断诞生社会企业家的社会环境。否则,王直的成功只是不可复制的奇迹。

  希望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出现更多的王直,也希望大家能一起来帮助那些留守儿童。

  主编:周人杰

  记者:顾平

  摄像:樊海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