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央视《经济半小时》:藏秘排油伤了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9日15:21 央视《经济半小时》
央视《经济半小时》:藏秘排油伤了谁
  今年315晚会上,曝光了一个叫“藏秘排油”的减肥产品,从报纸、杂志到电视,甚至城市公交车车身及站牌,“藏秘排油”减肥茶无处不在。

央视《经济半小时》:藏秘排油伤了谁
  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卖东西都得吆喝两声,企业为了挣钱,甚至希望自己的广告能满天飞。但内容总不太靠谱,最后大都挂羊头卖狗肉了。

    央视《经济半小时》3月25日播出节目《“藏秘排油”伤了谁?》,以下为节目内容。

  赵本山的小品《卖拐》,教会我们一个词“忽悠”。如今在一些商品广告上,这种忽悠的事并不少见。今年315晚会上,就报道了一个“藏秘排油”:这是这家减肥茶企业做的广告,厂家擅自更改广告审批内容,夸大产品效果,还找来各类人士在广告中现身说法。这个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时间众说纷纭。有消息说,从315至今,关注此事件的网民已经高达上百万。这个广告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

  “藏秘排油”的秘密

  这个名叫“藏秘排油”的减肥广告,从报纸、杂志到电视,甚至城市公交车车身及站牌,“藏秘排油”减肥茶无处不在。

  它的广告宣称:“藏秘排油茶,3盒抹平大肚子。”

  采访中记者看到在产品包装盒上,“藏秘排油”四个大字格外醒目。而在它的下面,还可以隐约地看到5个黄色的小字:“百草减肥茶”。按照包装盒上的产品批号,记者从国家药监局的网站上了解到,与产品批号对应的是一种名为“ 百草减肥茶”的保健食品。“百草减肥茶”是由中国食品工业信息咨询中心在1998年研制并申请注册,2005年5月,将“百草减肥茶”转让给了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公司,并改名为瑞梦百草减肥茶。

  记者:“瑞梦牌百草减肥茶和过去的百草减肥茶成份当中有没有什么变化?

  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赵一行:“成份是完全按照原来百草减肥茶的成分进行生产的。”

  “百草减肥茶”被转让之后,北京七剑飞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澳特舒尔公司达成协议,澳特舒尔公司负责生产,七剑飞虹公司负责销售,并对它进行重新包装。

  记者:“我看到你们公司的营业执照,北京七剑飞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的时间是

  2006年2月15日,七剑飞虹公司是不是为藏秘排油(产品)专门成立的?”

  北京七剑飞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巍:“也可以这么说,因为这是我们的第一个项目。”

  记者看到澳特舒尔公司为瑞梦百草减肥茶办理的广告审批表,一共3份。其中1个是15秒的电视广告,其余两个为平面广告。但是当七剑飞虹公司对这个产品进行包装时,却擅自更改广告审批内容。用一个正在受理中的

商标――“藏秘排油”这四个字大做文章,并加入藏茶和西藏的概念。

  记者:“那你们这个藏秘排油,到底跟这个西藏有没有关系呢?”

  北京七剑飞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巍:“跟西藏来说没有直接的联系,我们主要是想宣传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记者看到,在3个审批的广告中均没有藏秘排油的字样。而在实际播出和刊登的广告里,审批的15秒广告变成6分钟、5分钟、2分钟、1分钟四个版本。不仅出现了代言人和消费者现身说法,使用了绝对化的语言,同时还加上藏秘排油的概念,实际发布的内容和经过审批的广告内容完全不一致。

  北京七剑飞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巍:“广告宣传上,我们没有严格按照这个广审批文进行发布。”

  “藏秘排油”广告中,审批内容被大幅改动。该产品原本的减肥、调节血脂的保健功能,在广告里被改成不但能排宿便、消除口臭,保肝护肝,治疗各种亚健康,还能抹平大肚子,使皮肤光泽,不会有任何副作用。这些误导性的广告用语都是国家相关规定中明令禁止的。

  记者:“产品包装是你们设计的吗?”

  崔巍:“对”

  记者:“也是你们设计的,凸现出藏秘排油这四个字(怎样考虑)?”

  崔巍:“确实是我们在这个方面,我们做的确实不是很规范,引起一些人的误解,我们对此向消费者表示抱歉,表示真诚的歉意。”

  “群众演员”变身专家

  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卖东西都得吆喝两声,企业要挣钱,当然希望自己的广告能满天飞。但这内容总得靠谱,别最后弄成了挂羊头卖狗肉。现在有的企业广告,和刚才那家比起来,有过之无不及,为了赚钱,什么样的歪脑筋都敢动,什么样的歪招都敢使。卖的东西是真是假先不说,首先这广告中掺的水分就不少。

  作为企业,发展是头等大事。采访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教训是惨痛的,一切都是为了推销产品惹的祸。但是到底该如何扩大企业的效益呢?如果当初没有更改广告的审批内容,只要你的产品质量是响当当的,今天的后果可能就不会发生。在网友留言的信箱里,还可以看到了这样一些问题,他们普遍反映,现在的广告发布很随意,商家总是可以变换各种招数,甚至找来XXX专家,国际知名人士,甚至把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也当成演员,谎称是什么大专家。

  一个名为原点牌生力康胶囊的保健食品,仅仅具有改善睡眠的保健功能。但是经过改头换面之后,原点牌生力康胶囊摇身一变成了玛卡胶囊的产品。号称它是席卷欧、美、日的高科技产品,采用了美国最尖端的宇航技术,对改善男性生理机能有神奇的功效,给世界各国的很多“小”男人带来了“大”希望,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宣传这种产品的广告,不仅动用了国内外的专家,甚至请到了联合国的代表。

  如今,一种名为玛卡胶囊的产品,在我国很多地方盛销。 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居然见到了广告中的两位专家。

  记者:“你的本名叫赵虎?”

  赵亚欣:“本名? 这是艺名,还有本名。”

  记者:“那你本名叫什么?”

  赵亚欣:“叫赵亚欣”

  而在广告中,他就是那位联合国的专家。

  在广告中,还有一位声称是联合国的特派员吴建仁教授。实际上,他是一名业余演员,曾在多部影视剧中扮演过角色。

  还有一位真名叫郑守钊,是北京某街道办事处的退休人员。在他填写的简历中赫然显示,他曾扮演过《大男人》广告中的老专家。对于那次拍摄他还颇有心得。

  郑守钊:“大段台词,专业台词,那专业台词咱没法朗诵,明白不?”

  记者:“那你怎么处理?”

  郑守钊:“那你该朗诵也得给人家朗诵啊,人家给你报酬,你该怎么拍摄就得怎么拍摄啊,按照人家导演的要求拍摄啊。”

  记者:“做广告你演老专家,那播出来,你不就成了老专家的形象了。”

  郑守钊:“对”

  记者:“那不成了骗人的了。”

  骗人的广告还不止这些,有一种治疗前列腺的药品广告,由四大专家强力推荐,推销的药品是一个名叫活力克淋通胶囊的产品。可是四大专家之一,贵州第一中医院院长邓先章教授,却感到莫明其妙。

  蔡大爷:“我不是那个人,我不是那个院长,也不是那个教授。”

  明明广告上写着是贵州第一中医医院的院长,怎么就不是了呢?原来广告上的邓先章院长事实上是北京的一名退休工人。他姓蔡。1年前,蔡大爷曾经帮助别人拍摄了一个专题片,没想到,拍摄不久,蔡大爷的一个老朋友突然打来电话。责怪他为什么做虚假广告骗人。

  起初,蔡大爷还不相信,于是按照老朋友告诉的地址就找上门,不去不知道,这一去,真的把蔡大爷气得够呛。自己的照片赫然挂在药店的大门口,竟成了贵州第一中医院的院长,而且自己还有一个新名字---邓先章。

  为了弄清真相,蔡大爷干脆买了2盒活力克淋通,这到底是一种什么药,它的广告中还有多少骗人的东西。拿着买药时给的宣传册,蔡大爷大吃一惊。宣传册上的东西显然比药监局批准的广告内容多的多,而且多出来的还是多些虚假内容。不仅如此,在所谓专家验证的活力克淋通的文字说明中,蔡大爷的身份又多了两个,中华民族医药学会主任委员和国家中药科技行动计划――活力克淋通课题组组长。还说,这种药就是邓先章,也就是蔡大爷和另外一名专家经过3年研制的。

  天花烂缀得虚假广告

  在一则减肥品广告中大字标明“瘦10斤,换春装”、“减油50斤,旧衣服能装俩自己”、“7盒造就性感身材”;

  一款视力矫正产品的广告宣称“轻度近视1-2个月可恢复视力”、“重度近视5-6个月让孩子远离近视的烦恼”;

  一种治疗关节病的药物广告称这种药“快治关节病,吃上就舒坦”,服药后即可“不疼不痛,不麻不木,不僵不硬,不瘸不拐”。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像这种有承诺的,有治愈率的,有夸大功能用极端用语的,这样的就涉嫌虚假广告,再一个,一些普通商品,有“最” 有“最好” “最优”像这样的也涉嫌虚假广告。“

  虚假广告接二连三的出现,我们很难判断其真伪。在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在中国消费者协会接到的投诉中,近几年来对虚假广告的投诉一直居高不下,甚至成上升趋势。

  律师:315之后,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网友发在网上的一些消息,我们也通过一些媒体

  我们也看到了相关的一些报道。”

  记者:“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一个消费者来说,他怎么来辨别,发布出来的广告的真伪?”

  律师:“我们的消费者,在看广告的时候,对这种简单的辨别能力,我认为要掌握,对那些广告的内容,可能批文的真假你分不清,但是对这种有极端性用语的、 有承诺的,有对功能疗效有承诺的,这就涉嫌虚假广告,这点要提醒广大的消费者。”

  根据我国《广告法》有关规定,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消费者,都不能在广告中以个人名义为产品作证明。但是在目前发布的广告中,经常会出现消费者和明星的现身说法。

  记者:“那这些虚假广告都普遍存在于哪几大类的产品中呢?”

  律师:“据我了解,像食品类、医疗类、保健类、保健食品、医疗服务、药品、还有一些像日用家电、还有生活的广告,像美容、预付卡的虚假承诺,包括洗车的预付卡很多都出现了,还有包括网络广告的虚假。”

  在一条祛疤产品的广告中,不仅有很多使用者大肆宣传其功效,还有某著名演员的现身说法,宣称该产品能彻底消除疤痕。

  在一款保健品的广告片中,众多的使用者纷纷出面证明这款产品的功效,还有几名所谓的专家对产品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款

祛斑产品的广告,代言人是大家熟知的演员,在广告中,她宣称用了这款产品仅两周就达到了祛斑的效果。广告还称产品的发明者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还使用了这名医学专家获奖时的影像资料,但后经证实,这名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对这款祛斑产品一无所知。

  律师:“我们经常会看到,在一些报纸或者是杂志上面有一些消费者自己的现身说法

  比方说患者,他说我吃了这个药,我会身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等等,像这样的也是虚假广告,因为在

医疗广告当中禁止用患者、专家的现身说法。这是一种证明广告,就是证明它有功效,它怎么怎么有效,这在医疗广告当中和在药品广告当中,是禁止的,有这种内容的

  就是违法广告,也就涉嫌虚假广告。”

  半小时观察:明星们真糊涂还是假糊涂?

  演艺明星们站在舞台上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艺术世界,他们要对艺术真实、艺术规律负责;当明星走下舞台时,他们面对的是真实的现实生活,要遵守现实世界的道德和法律准则。

  然而,现在不少明星却在犯同一个错误,当他们对自己代言的产品信誓旦旦的时候,他以为自己还是在舞台上表演,只要自己说得底气十足,像是真的,那就没人计较。他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自己要为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负责任。

  名人受到众人狂热的追捧,时间长了,有时难免有点搞不清自己的角色,如果再加上大把大把广告的诱惑,要他们时刻记住自己的道德责任,那有点为难他们。但是我们的法律,应该可以用明确的规定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名人代言都被视为“证言广告”和“明示担保”,一旦广告不实,消费者可以据此索赔;有些国家明确要求做广告的名人必须是产品的直接受益者和使用者,如果查出不实,就要处以重罚。但我们国家法律还没有相关的规定,明星们享受了做广告的回报,拿到了大把报酬,但不必承担代言产品的责任,权利义务不对等,在这样的便宜面前,本来就有些发飘的明星们当然乐于装糊涂。

  主编:周人杰

  记者:王亚丹 井天增

  摄像:徐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