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五个农民的财富试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30日16:40 CCTV-7《致富经》

  CCTV-7《致富经》播出节目五个农民的财富试验,以下为节目内容。

  2006年10月,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的特产办主任夏行达把当地的五位农民叫到一起,准备干一件大事。

  夏行达打算让这五个人做一个能赚大钱的试验,试验如果成功将会带来上千万元的财富,惠及当地上千户农民。

  溪口镇塔下村村民 唐茂宝:“我这个人当时考虑,我在本地搞农业技术是很费心思的,我就冒一点风险,我也要坚持。”

  唐茂宝的热情鼓动了另外四个农户。不过夏行达提醒他们,试验失败的话个人会有损失。

  溪口镇许江岸村村民 张才义: “试验以前心里面是感到风险很大的,感到是有点思想压力的。”

  溪口镇湖山村村民 虞如坤:“那肯定要犹豫的,一般情况下,没有风险就赚不到钱嘛。”

  那么这个试验到底有多大的风险,又是个什么样的试验呢?这些都和溪口镇的特产雷笋有关。

  溪口镇有雷笋4.2万亩,年产14万吨。每年春雷响起,笋自然地破土而出,这成了雷笋名字的由来。

  雷笋上市意味着春天到了,可上市后的雷笋却往往遭遇市场的寒冬。

  溪口镇特色

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主任 夏行达:“集中在一个时间上市的话

  就是市场饱和了,市场饱和以后价格就下来了。”

  2000年,一种被当地人看作是废料的东西改变了雷笋价低的命运,这种废料就是稻谷壳,当地人称之为砻糠。

  砻糠覆盖改变了雷笋生长环境中的温度和水份,这让他提前两个月上市,价格也翻了几番。

  溪口镇湖山村村民 虞如坤:“那个刚开始搞的时候,那时候我家里10几元

  10几元一斤都在卖的。”

  冬季上市能卖10几元一斤,春季上市才卖几毛钱一斤,砻糠覆盖轻松地给溪口雷笋带来了好日子。

  记者:“这个是什么笋?”

  雷笋种植户 唐茂宝:“这个是我们没有覆盖的笋。”

  记者:“给我挖一下看看?”

  雷笋种植户 唐茂宝:“颜色它黑点,这个是盖了砻糠的笋。”

  记者:“两种笋除了颜色上的不同还有其它不同吗?”

  雷笋种植户 唐茂宝:“其它方面就是这个营养这个味道是覆盖砻糠的笋好。”

  然而好景不长,2002年砻糠覆盖技术很快在其他产笋地区推广开,这让溪口雷笋没了提前上市的优势,价格和没覆盖前差不多。

  溪口镇特色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主任 夏行达:“那个时候只卖1元多,1元多就是说你只能保本,没有利润了。”

  种植户成本支出的一大块就是砻糠。随着覆盖技术的推广,砻糠由原来的一分不值涨到后来3元多一袋。冬季覆盖一亩竹林要1700袋砻糠,合下来 5000多元钱,而一亩竹林才产两三千斤雷笋。

  雷笋到底需不需要砻糠覆盖,雷笋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溪口镇特色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主任 夏行达:“我们就想到了要再提前,再提前就是说我们开始实施雷笋秋季出笋的技术。”

  秋季出笋等于把雷笋上市的时间由先前的冬季和春季提前到秋季,提前近半年时间。如果成功,溪口雷笋又能抢占市场先机。

  2006年,溪口镇政府设计了五套秋笋种植方案,决定先找五个农户做试验。就这样,爱研究雷笋的虞如坤等五个人承担了这项任务。

  溪口镇特色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主任 夏行达:“他们应该说开始的时候也是有一点担心,所以我们镇里面也是采取了一些补偿的机制,给他们每一户人家1000元钱的风险金,再加上我们给他配了一些必要的试验设备。”

  参与试验的五个人每人出一亩试验林。正常年景一亩雷笋大概能卖1万多元,如果试验失败不但没了1万多元的收入,还可能导致竹林三四年不会出笋。

  爱钻研雷笋技术的虞如坤还发现,秋季出笋技术要比冬季出笋复杂得多。

  溪口镇湖山村村民 虞如坤:“就是秋季的时候要把它竹芽要分化,如果你管理不好的话,这个竹芽不分化,这个秋季的砻糠笋是不会出的。”

  2006年10月,秋笋覆盖试验开始了。五个人的方案都是覆盖砻糠15公分左右,不过在覆盖时间上唐茂宝打了个头炮。

  记者:“你为什么那么早覆盖砻糠?”

  溪口镇塔下村村民 唐茂宝:“早铺垅糠就能提早上市。”

  可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唐茂宝把砻糠铺下去不久就发现了问题。

  溪口镇塔下村村民 唐茂宝:“我那时候盖下去搞了半个月,这个笋很少。”

  竹林出笋的温度要在18到25度之间, 10月中旬溪口温度高,唐茂宝那时覆盖造成出笋难。因此抢先覆盖的唐茂宝宣告失败。

  10月末温度渐低,虞如坤等人才着手覆盖,四个人的暗中较量由此展开。

  溪口镇许江岸村村民 张才义:“比都要比的,比谁的产量高。”

  张才义的心劲足。可是他和张华忠的竹林施肥施水过多,笋出得少,试验没多久,张才义,张华忠和唐茂宝一样,宣告试验失败。最后较量的只剩毛华方和虞如坤两人。

  溪口镇湖山村村民 虞如坤:“我就是搞革新的,我过去搞大棚覆盖,在奉化没有别人做,我自己创出来的,那也有风险,那时候我自己创出来,我自己受利了,那个时候8元10多元一斤。”

  虞如坤的经历让他很自信,可在试验中,毛华方的开局却比他好。

  毛华方覆盖前先施了14000斤鸭肥,再加上管理得当, 11月上旬他家就开始出雷笋了。

  溪口镇岩头村村民 毛华方:“我11月10日 11日开始出笋,刚开始价格好,9元10元一斤。”

  雷笋以前只能在冬季和春季上市,秋季出笋在溪口镇还是头一遭,这招来很多嘴馋的人。秋笋就毛华方家独一份,这被周围的饭店疯抢,而且出的价还高。

  溪口镇岩头村村民 毛华方:“我家最高一亩地产90多斤笋,90多斤一亩一天。”

  靠着一亩试验林毛华方每天的毛收入就有1000来元钱,试验效果远远超过虞如坤。此时虞如坤的试验林每天只出二三十斤笋,每天收入两三百元,情急之下虞如坤到毛华方家里一探究竟。

  溪口镇湖山村村民 虞如坤:“我说这个温度太高,他不相信,他说温度一定要到25摄氏度,我说这个温度达到25摄氏度,肯定是好景不长。”

  虞如坤的话不中听,可说的却很准。毛华方家的秋笋只出了四十多天。不过对这样的结果毛华方却非常满意。

  溪口镇岩头村村民 毛华方:“因为我价格高。”

  记者:“你价格高?”

  溪口镇岩头村村民 毛华方:“我价格高,我有9元8元9.5元一斤。”

  虞如坤也算了一笔帐。他的笋卖价没有毛华方的高,可是产量却多。最重要的是他把温度控制在18到20度之间,雷笋一直从11月末出到第二年3月。

  溪口镇湖山村村民 虞如坤:“到现在为止,我一亩地的产量现在是5600多斤,产值是差一点不到2万元。”

  毛华方的雷笋最终卖了三万元,虞如坤的卖了两万多。两人的秋季覆盖至少比冬季覆盖多赚5000元。

  2007年溪口镇肯定了毛华方和虞如坤的两个方案,并打算在全镇推广覆盖5000亩。如果采用毛华方的方案,秋笋在40天内集中上市会不会重走春笋和冬笋的老路呢?而采用虞如坤的方案,会不会形成规模效益呢?目前无从得知。这也注定财富试验仍然在继续。

  记者:李松峰 薛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