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华社专题报道成都青羊惠民卫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31日04:16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编前语: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记者深入我市,就成都市均衡、为民社区卫生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地采访,社区居民“看得到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故事讲了出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进教授给与高度评价。新华社主办的《半月谈》3月10日进行了详实地报道。

  社区“爱心联系员”

  2006年9月1日深夜,43岁的成都市青羊区苏坡乡中坝村农民周先智突然感到肚子一阵剧痛。他估计自己肝腹水的老毛病犯了。

  周先智像以前一样,悄悄从床上爬起来,用“刮痧”的土办法止痛。可是,这次的疼痛却比以往剧烈得多,“刮痧”根本无法镇痛。更可怕的是,他开始大口大口地吐血。

  妻子和女儿都惊醒了,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已是凌晨两点多,手足无措的妻子突然想起村里的“爱心联系员”邱晓霞,赶紧拨打她的电话。

  电话通了。“你们别慌,我马上过来!”邱晓霞放下电话,一面立即通知苏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抢救准备,一面穿衣出门,开着自家的车仅用了几分钟就赶到周先智的家。

  十几分钟后,周先智被送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门口早有医护人员守候着,病房、抢救设备全部已经准备好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周先智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现在提起此事,周先智仍很感动:“我当时是血管扩张出血,如果再耽误个把小时,能不能活下来就很难说了。大半夜的,急也急死了。关键时刻,‘爱心联系员’是我的救命恩人!”

  “爱心门铃”助孤寡

  89岁的费婆婆没想到,自己还能成为灯笼街19号大院的“明星人物”。只要自己按一下装在床头的“爱心门铃”,从门卫到邻居马上就会跑到家里来探望。

  费婆婆虽然儿孙一大群,可都在外地工作,只有一个60多岁的女儿住在成都,偶尔来照顾一下,平时都是老人独自在家。费婆婆患有高血压,一旦发病又无人知晓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去年4月,青羊区政府为包括费婆婆在内的300多户孤寡老人免费安装了“爱心门铃”。门铃的这头安在老人的床头,那头安在小区的门卫室。一有情况,老人只需按下门铃,门卫很快就会赶到,同时负责通知社区卫生中心的“片医”。

  “爱心门铃”刚安上就发挥了作用。去年5月的一天,费婆婆突然感到一阵头晕,她按下了那个白色按钮。不到1分钟,门卫李大爷就来到费婆婆的家里。不到10分钟,三名“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就赶到了,为费婆婆紧急救治,使她转危为安。

  “惠民医院”真实惠

  从仁寿县农村来青羊区打工的李建州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最近一次生病,他只花了20多元钱就在一家区级“小医院”治好了,他说这是让他没想到的。

  2月4号,由于连续几天阴雨,加上工作劳累,李建州感冒了。听说自己租房住的文武路附近新建了一家“惠民医院”,李建州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瞧病。

  看完病,他照着收费单算了一笔账:做血常规检查,9.6元;阿莫西林一盒,2.3元;力克舒一盒,7元;总计花费18.9元。然而,几个月前,同样是感冒,他去了一家省级大医院看病,却花了90多元。

  李建州说:“在这个看上去不大的医院挂号、救护车接送全是免费,服务态度也好,医疗条件也不差,真是既便宜又方便!”

  院长王伟告诉记者:“惠民医院的运行费用都由政府财政拨款,尽力为患者实行优质服务。”医院对医生的绩效考核是以医生的诊疗人数和病员反馈为主。这样一来,医生开药不再是“大处方”,用药也做到了“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转载3月10日新华社《半月谈》刘海 丛峰 文)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刘进点评:

  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既是民生问题,又是系统工程。在体制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和单位依然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在发展社区卫生事业时,从宏观处着眼,细微处着手,以“爱心门铃”、“爱心联系员”等“小办法”,解决了医患之间信息畅通的大问题,缓解了群众看病难,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居民。青羊区推出的系列“小办法”让那些原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区级医院找准了自己的职能和定位,是社区卫生医疗改革的发展方向。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