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冒充新华社记者骗走少妇10余万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31日10:28 江南都市报

  谎称自己是新华社记者,不仅骗取了女友的芳心,而且骗取女友罗某一家及亲属12.4万元。3月23日,铜鼓县人民法院以诈骗罪一审判处被告人高招香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2万元。

  买假证摇身变记者

  今年47岁的高招香是南昌市湾里区居民,自从下岗后,长期无所事事的他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冒充记者,去骗有钱的离异女人。

  2003年3月,高招香花了两万多元购买了新华通讯社等多家新闻单位的假记者证、采访本、空白介绍信若干,摇身一变成了记者。

  与银行女职员交朋友

  2004年元旦,从老家铜鼓回到宜春的少妇罗某经人介绍认识了“新华社记者”高招香。几天后,罗某接到了高招香约她出去吃饭的电话。

  在那次约会中,两人谈得很投缘。由于罗某是某银行的职员,当时高招香有意无意地告诉罗某,他认识省城某银行行长,他有能力可以将罗某调往省城工作。

  高招香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新华社记者名片递给了罗某,并谎称自己在事业上是一个成功者,而在婚姻上却很不顺心,想和罗某交朋友。罗某答应了。

  准女婿帮忙获称赞

  “我想去你家过年,并见见未来的岳母大人。”在相识不到一个月,高招香就迫不及待地提出要去罗某家。2003年大年三十,高招香便提着礼物到罗某家过年。

  “唉!这笔账何时才能收回来呢?”在一次吃饭时,罗某母亲无意中流露出烦恼。原来,罗家正为在河南有一笔货款多年未收回而犯愁。

  没想到高招香听后,拍着胸脯说:“我保证帮你们要回这笔账。”一个月后,当从河南归来的高招香将结到的2.5万元现金交给罗某时,罗某的家人对他赞不绝口。

  以出书为名骗人钱

  “小罗,我和你商量点事,从河南结回来的这笔款暂时借我用一下,我要出版一本叫《千年》的书,还差10万元的周转资金。”高招香向罗某吐露出自己的困难。

  “那你何时才能把钱还给我母亲,这些书能卖出去吗?”罗某将信将疑地问道。

  “这是一本政策性很强的书,将由政府分配到各个单位购买,资金能很快回笼,事成之后能从中赚取一大笔钱。到时我给岳母大人双倍利息,赚钱后我在南昌买房,供我们结婚用。”

  在高招香的一番甜言蜜语后,2004年3月,罗某母女俩便把2.5万元现金交给了高招香,同时罗某母亲还设法在银行贷到6万元现金交给了高招香,没让高招香留下任何借款凭证。

  假借帮人换工作诈财

  2004年3月16日,罗某接到高招香打来的电话:“小罗,恭喜你!我以新华社记者身份帮你打通了调往省城的全部关系,为打通这些关系已经将上次你们给我的2.5万元用掉了,现在手头有些紧。”放下电话后,罗某毫不犹豫将1.7万元汇到高招香的

银行卡上。

  此后,高招香以帮罗某的亲属调动工作为由,骗得活动费1.15万元。不久,再次骗了罗某1.05万余元。

  再次行骗时被擒

  2005年10月,罗某贷款还款的期限到了,高招香承诺“十一”结婚的日期也到了,但高招香还在编织着他的美丽谎言。此时高招香的电话除能偶尔打通外,再也难觅其踪迹。2006年9月25日,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罗某鼓起勇气到铜鼓县公安局报了案。

  2006年11月,当高招香到黎川再次以相同的手法行骗时被人识破落入法网,诈骗罗某一家及亲属的12.4万元早已被高招香挥霍一空。文/童剑 记者吴剑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48,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