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从藏秘排油茶到保健品从电子产品到无烟锅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1日12:51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姜宏君 胡师傅无烟锅,又一个炒作概念的商品。 其实,在炒作概念上,胡师傅不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藏秘排油茶到保健品,从电子产品到无烟锅……林林总总的商品,不弄一个唬弄人的概念玩玩,就算不得是个好产品,也就没了卖点。于是乎,从古代的秦皇汉武、华佗李时珍,到现代的大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从虚无缥缈的周易八卦,到汗牛充栋的中西医药典;从中国的少数民族,到国外的非洲土著……但凡对商品宣传能有所帮助的,都被商家们拿来大作文章,三翻两炒,就成了产品的一张“虎皮”。别说没有多少鉴别能力的普通百姓会上当,就是遇上知古今晓天地的科学家,也未必能弄个清楚明白。 “概念营销,说好听的是一种营销手段;说不好听的,就是忽悠人的谎话。别说老百姓不明白,就是厂家和策划公司,也未必能明白他炒作的概念和他的产品有多大的联系。”广告界资深人士李先生这样评价概念营销。 30元的产品卖了300元 “运用概念营销,就是人为的给一个产品镀上金,让它更‘唬人’,卖个好价钱。我参与策划过一个产品的全部营销过程,结果,那个不过30元的产品,卖到了将近300元,还供不应求。”李先生说。 2000年的时候,李先生给一家企业做营销策划。这是一个水处理产品,经过处理,使水的硬度减小,减少结垢。其实,这个所谓的高科技产品,不过是仿制国外的产品。工作原理是什么,连开发人员都说不清楚。 李先生要给这个产品写说明书,可是工作原理不明白怎么写?李先生自有办法,在征得公司领导的同意后,他把自己关进图书馆。三天后,他拿出了一个“有理有据”的说明书,一个概念也随之而出———极化水。原来,在专业资料上,有学者提出过这样的学术观点,说极化水可以减少水垢形成,但也有不少学者反对。就是这样一个在学术上很有争议的观点,李先生把他拿来当成了产品的卖点,大肆炒作。“因为,在当时电磁场对水有什么样的作用,学者们也不是很清楚。学术上的争议,对我们没影响。根据我们的经验,没有哪个学者会站出来反驳我们。因为他要反驳我们的话,必须拿出充足的理由,这就要求他拿出时间与精力,还要自己花钱做实验,谁能这么傻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李先生说。 后来,该产品在北京的一家电视台的“电视购物”栏目中做现场促销,30元的产品,定价却达到了300元,还供不应求。而他们提供给电视台的价格只有定价的一半,那一半,除了广告费,就是电视台的利润。当然,这个产品的实际效果还是不错的。 事情果然如李先生预料的一样,这个产品热销了很长时间,的确没有人对其“极化水”概念提出质疑。 “说来说去,后来我都把自己说信了,你说普通消费者能不信吗?说白了,所谓的概念营销,就是忽悠人的把戏,把假话说成真的并让人信服,那是你搞营销的本事。”李先生说:“忽悠人没有错,错的是你不会忽悠人。这是我们的一句行话。” 炒作概念屡见不鲜 对于概念炒作,在各种媒体上已经屡见不鲜。 总的来说,概念营销无非就是找这么几个噱头:古代皇室、古代医学家及医药理论、少数民族、两院院士等科技工作者、国外的学者、高科技材料以及代表科技前沿技术的航空航天材料等。说穿了,这就是想办法往自己脸上贴金。 比如某某丸,说是多少代皇帝和王妃用过的秘方,用皇家贵族来愚弄消费者;比如闹得沸沸扬扬的藏秘排油茶,与藏药没什么大联系,硬是往上靠,通过神秘的藏族文化蛊惑消费者;还有什么某某1号,就说成是科学技术上的重大发明,还搬出爱因斯坦的大脑说事;还有一个治疗脱发的药物,说成是美国一所重点大学的科技发明。后来有人较真,到那个学校一查,纯属子虚乌有;一个厂家的保暖内衣炒作远红外,大家就跟着一起说是远红外;一家服装公司说自己的产品是纳米材料,大家就都说自己的产品是纳米材料制成;一家瓶装水厂说自己的水是做药用的纯净水,另一家就说自己是太空蒸馏水;你说你的产品是航空材料,我就说自己的是航天材料,比你的高一级;你说你的发明人是两院院士,我就说我的发明人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比你更拔尖;还有的人开始炒作玄虚,比如有人说自己的药品原料是冬虫夏草、雪山蛤蚧,马上就有人敢说自己的口服液是太岁做的;有人拿少数民族当幌子,就有人用非洲土著来比较;有人炒作外国人的形象,你用一个人戴个狗皮帽子说1、2、3、4,我就用两个外国人说“洗洗更健康”…… 商家为了炒作概念不惜血本 据知情人士说,炒作概念看似简单,实则是财力与胆量的考验。这位知情人士说,一般来讲,炒作概念的一般是敢于赌博的经销商。经销商从厂家拿到很低的价格,然后自己花钱“砸”概念。这就像一场赌博,押正了,赚大钱;押偏了,亏大本。“别以为‘砸’钱就是打打广告那么简单,还要投资拍电影、赞助冠名、甚至拿钱到香港注册一个名头‘世界某某机构’,用来给自己颁发获奖证书。”一位经销某保健品的人士深知其中内情,他说,前一阵子有个热播的电视剧,说的是一种药,其实,这部电视剧就是这个药厂投资拍摄的,这个电视剧也就是用来宣传自己药品的。 还有前几年《刘老根》里药匣子李宝库用蚂蚁研制出了“百发百中大力丸”,细心的人会看到片尾的赞助商就是开发蚂蚁保健品的。 哈市一位商人取得了某个名酒全国总经销商的资格,他买进原酒进行包装再出售,做了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炒作的概念是“茅台故乡的酒”。如此下来,每瓶酒的成本也不过30元,可是他把酒送到酒店时,价格就成了80元,到顾客手里就变成了198元。 商家们花了大血本炒作概念,得到的是更大的利润,“价格的60%留在了经销商那里。” 面对营销消费者要擦亮眼睛 退休教师张大爷患有糖尿病,在各大医院都看过,权威的医生也给开过药,病情控制得比较好。但是,他一看到电视上播出的治疗糖尿病的广告就相信,不管儿女们怎么劝也不听,自己偷偷买回来吃,上了很多次当。可是,下次看见这样的广告,他还相信。 不仅我们普通群众容易轻信,就是一些知名人士也同样不能幸免。前几天,央视主持人马东聊起故去的父亲马季时说过一件事,那就是马季大师也很容易轻信广告。有一次看见电视上介绍一种药效果不错,他就大老远地赶过去。到了地方一看那个小门脸,才知道上了当。 概念营销只不过是商家们玩的一个小小的文字游戏,为什么就能让产品身价大增,让消费者相信?玩概念的产品真的像广告中说得那样神奇吗? 媒体记者张先生曾参与某酒厂一种新酒的广告制作。这种药酒大玩健康概念,想通过广告宣传给消费者灌输“喝酒也能喝出健康来”,可是这种酒本身并没有这样的功效。厂家本想在广告中直接宣传“饮酒不伤肝”,可是又不敢。于是,经过多次讨论,最后在这句话前面加上了两个字———科学,但给人的感觉还是喝这种酒不伤肝。后来,这酒热销了好久。这就足以看出,商家玩的概念就是一种文字游戏而已,当真不得。 “概念营销,就是通过夸大产品的某个功能或者特点,甚至是不具备的功能或者特点,进行无限的放大,制造出这个功能或特点就是这个产品的最大的优点,形成卖点,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比如说家具,现在流行环保概念,几乎所有的家具都说自己是环保的。比如说电脑,辐射问题比较受到孕妇的关心,有的电脑厂家就宣称自己是低辐射的。一款产品面对千千万万的消费者,你夸大一个特点,就会打动一批消费者,夸大两个特点,就会打动两批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就是这个产品的潜在顾客。有了这些潜在顾客,这个产品就不愁卖了。一个产品你不能指望所有人都来买,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人购买,也是非常可观的消费群体。套用一句广告词说,‘总有一个特点打动你’,这也是为什么总有消费者上当的原因。要想不上当,只能是让我们的消费者擦亮眼睛。”黑龙江大学一位营销专家这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