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风采系列报道(一):养猪21年帮了600穷学生(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07:41 山西新闻网

  此外,毕腊英还对400多名优秀教师进行过奖励,累计为当地教育事业捐款25万元

  

好人风采系列报道(一):养猪21年帮了600穷学生(图)

  毕腊英在打扫猪圈

  ■开栏语

  以“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山西省公民道德建设十大系列先进典型推荐评选活动,今年2月揭晓了百名典型名单。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和主办此次活动的山西省精神文明办联合推出“好人风采”专栏,从百名典型中选取10名好人,讲述他们的感人故事,品味他们的人生风采。构建和谐友爱的社会,共享美好安康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义务与梦想。他们用自己的艰辛和努力,换取大多数人的幸福。品味他们的故事,我们会真正感受到什么是奉献和美好。

  ■新闻前缀

  毕腊英,高平市寺庄镇伯方村村民。说起她的事,话题“简单”得只需用“磨粉”、“喂猪”、“助学”等寥寥数语就可概括。但这看似简单的事,她一做就是21年。

  从1986年开始,毕腊英用养猪挣的钱资助过600名贫困学生,对400多名优秀教师进行过奖励,累计为当地教育事业捐款25万元。

  3月29日,在毕腊英家里,记者提起她所做的事情,她有些不好意思:做的事情不大,做的也不好!“那么点儿钱,起不了多大作用。”

  “资助学生,因为父亲吃了没文化的亏!”

  1986年,高平市寺庄镇伯方村出了件新鲜事。靠磨粉养猪富裕起来的“万元户”毕生才,将自己准备买彩电的2000元钱送给晋城鲁村一个名叫王会云的学生。原来,王会云考上了徐州师大,家里却为凑不够学费而发愁。毕生才得知此事,骑自行车奔波了七八十里,将钱送到王会云手中,并答应要资助她念完大学。

  “看到父亲送完钱那高兴的样子,我还以为给我买回新衣服呢?”当时与父亲一起养猪的独女毕腊英闻听此事,轻声嘟囔。“当时我真的弄不清父亲为何要资助他人。”毕腊英1982年因高考落榜回村,她记得非常清楚: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的父亲想去申诉,却因没文化写不了状纸、别人又不敢帮忙而作罢。“父亲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啊!”

  资助王会云读完大学后,父女俩又用养猪赚的钱先后对5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然而,1992年2月18日下午,父亲因车祸不幸身亡。“父亲是去邻村谈助学的事……”那时,毕生才一直想在村里建一所幼儿园。

  当年5月,毕腊英来到太原,用父亲的9000元积蓄和自己卖猪的收入共11250元,在山西经济管理学院设立“毕生才奖励基金会”。随后,她又将父亲遇难的1万元补偿费捐给村里学校。一个月后,“毕腊英教育基金会”在高平市设立。

  “农村人省吃俭用,惯了!”

  周围的人提起毕腊英来,几乎都会用这个字形容她―――“苦”!“那是腊英一勺一勺喂猪挣来的钱啊!”有人给算了笔账:按每年饲养50多头猪算,猪每顿吃饲料30担,一天90担,每担饲料40勺,从磨房将饲料一勺一勺舀进桶里,再从桶里舀进猪槽,每天至少舀7200勺!

  因每年要拿出1万元用于表彰当地的优秀教师,毕腊英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摆设。正房一套老式组合柜上,除一台34英寸的彩电外,最显眼的就是她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奖杯及参加各种会议后的留影。大彩电及家里的木质沙发是在女儿的“怂恿”下,花数千元买的。由于平时家里来的人太多,女儿认为不能太“寒酸”。“平时我只看东房那台21英寸的。”毕腊英说,因“大彩电太费电”,如今几乎成了摆设。

  “家里有七八亩地,去年收了7000多斤玉米、小麦、豆子,够全家人吃的,菜也是自己种。”小院屋顶,码放着整齐的金黄色玉米。“玉米磨粉卖钱,渣喂猪,不够再买。”毕腊英轻松地说:“农村人省吃俭用,惯了!”

  “我的压力很大,怕做不好事情!”

  2001年,毕腊英在村里开办“腊英幼儿园”,接收幼儿60多名。每人每月只交10元钱,困难家庭还免收学费。幼儿园每月只能收500多元,可光3位教师的工资每月就得1200元,这还不算幼儿园的其他费用。“我的压力很大,怕做不好事情!”毕腊英欣慰的同时,也感到自己的重负,“我不知道自己能撑多久!”猪卖不出好价钱,让她深感不安。

  与毕腊英交谈,少不了养猪的话题。“喂猪可真成了难事!猪瘟说来就来。”猪价的下跌也让她吃尽了苦头。“去年前半年,猪价跌得连成本都收不回。”建在自家墙根旁的猪圈,是用拆旧房时的木料盖的,“原来的猪场是露天的”。新猪场里有50多头猪,每年的全部开销靠的就是这点“家当”。为了省钱,毕腊英就去公路上清扫运煤车抛洒的煤渣,家里和猪舍取暖就靠这了。

  “向公家要钱,我从没想过!”

  毕腊英的手机响了,接通后才知道,这个从北京打来的电话是向她推销一套3600元的书。“有这钱还给孩子们花呢!”

  手机是女儿去年工作后给妈妈买的。出名后,这样莫名其妙的电话逐渐多了起来。有时,她受到表彰刚从外地回到高平,已有人在家等着她。

  一次,有人登门给她出主意:应当利用自己的名气向政府要钱,去当地的企业寻求赞助。“向公家要钱做自己的事,我从没想过,也张不开嘴!”来人只要谈钱的事儿,毕腊英就闭口不言。“我是想帮助更多的人,可我更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人。”对于21年来所付出的25万元,毕腊英只是淡淡的一句:“那是我愿意!”

  毕腊英自认文化不高,甚至对自己成为“晋城市人大代表”都感到惭愧。可她打算在4月份召开的晋城市人代会上提交一份议案:希望政府能更加重视农村中小学教育,加大对此的资金投入。

  “刚才忘记说了,去年暑假时,已在南京当了十几年教师的王会云领着13岁的孩子来高平看我。”在采访即将结束时,毕腊英提起去年与王会云见面的情形,激动不已。“她带来的酒,我一直保存着,不舍得喝!”

  本报记者 李吉毅 文/图

  (编辑:白云飞)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