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孩子的离去,让我们牵肠挂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08:58 扬子晚报

  一周前,苏中某县的老于向本报健康版求助,说他上高一的女儿小于因学习压力大,去年曾两度自杀获救,并出现幻听症状,目前已不能正常上学。接电后,记者迅速同南京脑科医院院长助理张宁教授联系,张教授觉得小于病状较重,建议来宁诊治。

  3月29日下午,记者陪同老于全家走进张宁的诊室。在做了详细询问和分析后,张宁在小于的病历上写下“自杀倾向严重,立即住院治疗(南京或当地)”的建议,又单独对老于夫妇作了防范性的医嘱。

  已过了下班时间。老于一家三口面色凝重地徘徊在医院内。夫妇俩轮番拉着记者问:“我女儿这么聪明,这么优秀,过去都是班上第一名啊,怎么能住院呢?”“住院让人知道了怎么办?不上学怎么行?这辈子怎么办?”

  晚上9点多,老于从宾馆给记者来电,说小于又哭又闹,坚决不住任何医院。记者随即拨通张宁电话,他一听就急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控制孩子的情绪,人命关天啊!”

  记者又将张宁的意见转告老于。老于说女儿已安静下来,明早就赶回家继续上学。还说手机没电了,到家后再联系。

  一夜睡不踏实。30日早上,记者来到办公室,首先给张宁去电话。他告诉记者,自老于一家走后,尤其是听说他们还想再等等时,眼前总浮现老于全家的身影,一直放心不下。问到下步怎么办?老于说,由于法律等限定,医生无权强制有行为责任能力的人治疗。现在他已无能为力,只能等小于的父母下决心了:面对现实,不再讳疾忌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小于的病情会在等待中延误、加重或再次发生意外。

  说完这些,电话沉默半晌,张宁突然问记者,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我在想,我们该怎样做父母。天下父母都希望孩子“优秀、成功”,可总有“不优秀、不成功”的孩子,那父母该如何面对所谓不成功或暂时失败的孩子?是超越孩子的能力、继续施压逼孩子博取功名?还是承认现实、尊重生命和孩子的意愿?这反映父母的人生态度,最终也会影响和决定孩子的人生轨迹。合格的父母,应该与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孩子同行,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表现”和一切,并学会与孩子共同成长。

  4月1日,记者又拨通了老于的电话,他说女儿在家又砸又摔,不去上学,他们还打算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记者把情况反馈给张宁。几乎在同时,我们在电话里都长叹一声。那个与我们只有一面之缘的小于姑娘,今后,恐怕会让我们一直牵肠挂肚……(文中当事人均系化名)

  本报记者 林 培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