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增强活力推动科技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3日05:30 深圳特区报

  创新机制增强活力推动科技发展

  市科协明确今后五年工作指导思想努力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贡献力量

  “深圳市又迎来一个科技大发展的春天!”广大科技工作者对我市科技事业与科协工作信心十足,纷纷表示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必将开创科协工作新局面。

  市科协负责人介绍,今后五年我市科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国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切实履行好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责,加大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力度,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立足科学发展,推动自主创新,全面开创科协事业新局面,为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实现“十一五”规划奋斗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促进人才成长和学科发展

  该负责人表示,科协的工作对象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因此要不断优化科技人才的成长环境。要为市委、市政府制订吸引人才、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当好桥梁,加大培育、吸引、凝聚科技人才的力度,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继续办好法律维权中心、学会服务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提高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依法维护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

  同时,要切实为科技工作者排困解难,主动关心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尤其要有重点地建设一批“科技工作者之家”,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固定场所,增强科协的凝聚力。要加强同民营科技企业中科技人员的联系,并建立相关的科技工作者组织,不断扩大科协工作的覆盖面。

  加强优秀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制订优秀科技人才培养服务计划,建立优秀科技人才库。完善科技人员的评价机制,切实开展社会化评价工作。加强奖励体系建设营造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创新科技人才继续教育、专业培训体系,通过科技交流、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演讲、培训等途径,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市科协负责人指出,充分运用科技社团的组织优势和网络优势,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切实增强活动实效,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市科协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包括4项工作:

  一是加强决策咨询服务。要充分发挥科协人才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和组织网络优势,畅通与决策部门的沟通渠道,围绕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改革发展中的难点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关系科技工作者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专题调研和科学论证,开展决策咨询活动,努力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智囊团和思想库。

  二是组织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要充分发挥科技团体学术权威性、群众性、多学科的优势,将科协打造成科技工作者的大本营、高新技术的孵化器、科普知识的传播场,成为科技工作者参与社会工作的重要渠道。

  三是提高学术交流水平。要充分发挥我市毗邻港澳的优势,切实加强同国外、港澳台科技团体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交流与合作。邀请一批国际知名科学家、企业家,创办或承办一些深圳品牌的全国性、国际性顶尖水平学术交流活动,不断增进与国内外科技人员的相互了解。

  四是开展科技服务下基层活动。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科技问题。引导企业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和科技团队,积极开展管理咨询、技术咨询和多种形式的科技中介服务。

  开创科普工作新局面

  他表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因此要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龙头,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重点,进一步发挥科普工作主力军的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切实加强科普工作。

  重要一项工作是积极推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各级科协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指导,结合实际制定科普工作目标,增强科普工作的社会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科普工作者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大力支持科技团体和科普基地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技培训。

  同时,认真组织主题科普活动。市、区科协每年要确定一个科普主题,形成科普品牌,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的科学思维能力。街道、社区科协和科技团体要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文化活动,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和生活观,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针对劳务工的特点,经常举办实用型科普活动。认真组织各种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

  实现科普资源共享。要加强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引导、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开发。面向社会择优资助科普资源开发项目,开发科普精品。继续办好科普基地,增加科技含量,充分发挥科技场馆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市科协负责人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科协要积极探讨符合科学技术和科技团体发展规律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努力把科协建设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这就要求科协切实加强科技工作者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只有这样,科协组织才能真正成为党和政府在推进科技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进程中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

  市科协主席李连和谈市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以来取得的成绩

  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各项工作亮点纷呈

  在市科协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市政协副主席、科协主席李连和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回顾了市科技第四次代表大会以来,市科协为我市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满面春风地说:“我们走过了一段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发展之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协的整体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多个工作领域亮点纷呈。”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李连和介绍,市科技第四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科协工作,已成立市、区、街道三级科协组织58个,新增34个;市科协所属科技社团60个,新增15个,拥有会员10万多人。涌现出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学会和基层科协组织,市品牌学会被中国科协授予“学会之星”,宝安区宝民社区科协等被授予国家级先进基层科协组织。

  近年来,市科协围绕科教兴市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战略的实施,积极组织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献策出力,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一是积极为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重要的参考材料和调研报告,促进决策科学化。去年,市科协与河源市科协共同开展“深圳与河源经济科技合作创新模式的研究”,为探索区域创新与科技帮扶形式提供重要参考。二是针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研课题,组织科技攻关。如市地质学会制定的“深圳市海域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保护规划”,该成果对深圳市海域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三是实施“厂会协作”。市科协联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等成立了面向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服务协作网,为企业提供科技经济信息,开展海内外技术经济交流。四是认真做好“高交会”服务工作,在推广、参展、举办论坛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他表示,市科协充分发挥所属学会学科众多、人才荟萃、横向联系广泛等优势,“四大”以来,市科协以促进人才成长和科学发展为己任,切实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多种渠道促进学术活动的经常化、专业化,并为广大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产生了很好的催化作用。

  有这样一组数据足以证明我市学术交流之活跃:“四大”以来共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600多场,参加人员达10余万人次,交流论文6000多篇;评出市级优秀论文215篇,市级表彰论文290篇,推荐报送的101篇优秀论文全部入选中国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

  同时,市科协举办了一些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报告会,众多“两院”院士和知名学者、专家通过学术交流相聚深圳,促进我市学术交流迈上新台阶。市科协承办了中国科协首届博士生学术交流大会,全国63所“211工程”院校和中科院有关研究院的165名优秀博士生出席,并与我市80多名企业家进行对话。市科协在努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上做了大量工作,包括设立深圳市青年科技奖、评选表彰优秀科技论文等,市青年科技奖已评选4届,共66人获奖。

  全市科普工作不断深入

  谈起科普工作,李连和最为自豪:“在全市科协系统的不断努力下,我市科普工作呈现群众化、社会化和经常化的良好局面,尤其是社区科普活动、青少年科普活动与科普阵地建设都很有特色。”

  一大特色是科普活动不断深入社区。社区科普活动寓教于乐,通过巡回放映科普影片、办科普讲座,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得到中国科协、省科协领导的充分肯定。另外,针对深圳打工阶层多的特点,长期通过“大家乐科普舞台”对劳务工进行科普教育,使众多劳务工在业余生活中吸收科学营养。筹办科博会,以科普的形式向市民展示科学生活的内容。

  青少年科普活动丰富多彩,是我市科普工作又一个亮点。各级科协大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电脑机器人比赛、航海、航模、无线电等比赛。近年,我市青少年学生共获得国际大奖10多项、全国科技竞赛和学科竞赛一等奖160多项,并获多项全国小科学家和英特尔少年英才奖。

  此外,我市科普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已建科普教育基地34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3个,南山、福田、宝安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市科协多次获得中国科协颁发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和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仙湖植物园每年接待访客200万人次

  科普教育基地美名远播

  【本报讯】仙湖植物园每年接待参观、访问和教学实习的人数近2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超过5万人次,充分发挥了科普教育基地的职能。

  据悉,仙湖植物园始建于1983年,占地8800多亩,保存活植物6500多种,植物标本两万多件,内设荫生植物区、沙漠植物区、药用植物区等16个植物专类区和天上人间景区、松柏-杜鹃景区等6个园林风景区,拥有一座独具特色的古生物博物馆及世界上第一个大型迁地保存的化石森林。如今,该植物园已建成具有优美园林外貌的南亚热带风景园林植物园和重要的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及植物学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心,是一座集植物收集与研究、植物科学知识普及和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风景植物园。

  建园以来,仙湖植物园面向广大游客、大中专院校及特殊群体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在科普创作、科普宣传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在2002年被中宣部、国家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称号,以及在2005年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仙湖植物园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科普活动,结合每年的“全国科技活动周”、“博物馆日”、“世界环境日”、“全国科普日”等科普节日,在植物园内、学校、社区和科普场馆开展宣传活动,仅2003-2006年期间,先后举办“化石的故事”展览、“植物与人类”展览、“北极植物和生态景观摄影展”、“生物科学画展”、“常见药用植物”展览、“仙湖植物园凉茶文化展”等多项主题展览和“海洋存亡,匹夫有责”、“选择健康”等主题活动30余项。此外,还参与市少年宫举办的“快乐暑期,愉快成长”科普游园活动;与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节目组和深圳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合作拍摄科教宣传片;与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新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共建教学实习基地,接待学生来园实习,充分发挥了科普教育基地的职能。

  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

  开展科技培训帮助残障人士

  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秘书长、中华残疾人服务网站长郑卫宁表示,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是由残障人士和助残义工们发起成立的学术性社会团体,它的成立为残障人士撑起一片美丽的天空。

  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以及中华残疾人服务网多年来一直开展盲人免费电脑培训项目。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盲人免费培训班形成了稳定的义务教师队伍、有效的教学模式和规范成熟的教学课程。说起盲人电脑培训,郑卫宁脸上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他介绍,义务教师们专程赶到番禺购置和学习专业的盲人读学软件,一边学习摸索,一边开展教学。虽然他们都有各自的工作,但是培训班每天都保持着2到3个人在值班、授课。盲人培训班的教学本身即带有很大的特殊性,尤其需要耐心和爱心,他们不但坚持一个个手把手地教,而且每天都要在授课结束后针对每个学员的不同特点和学习情况写下当天的评语。深圳图书馆与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盲人电脑培训教学基地面向全市免费培训盲人学习电脑与互联网,周二、周四、周日上午9点半到11点半,每天5名志愿者教师风雨无阻。迄今为止,盲人免费电脑班共培训盲人5000多人次,使得盲人学员可以独立上网自由浏览信息,发电子邮件,聊QQ等,极大的改善了生存状态提高了生活质量。

  该研究会自成立至今,已完成多项极具影响公益项目。其中包括创办全国首个信息无障碍网站、举办深港澳社会服务工作研讨会、多媒体形式广泛宣传和谐深圳建设、开展3次访港参观公益交流活动、组织义工手语定期培训班、参加中国第二届信息无障碍论坛、开展WAT信息无障碍技术科普工作、安排香港重残人士世界助残日活动、参与市科协举办的科普节系列活动、与义工联合作举办八次公益图书义卖、获残联盲人培训专业机构委托资格、获IBM信息无障碍的捐赠电脑奖励、推进深圳市残疾人事业信息化进程、赴京参加中国首届残疾人成果展览等。这些工作的开展,有效地帮助弱势群体在新经济时代同享信息权利,共建和谐社会。

  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

  开展学术交流促建“设计之都”

  【本报讯】去年11月,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的亚太空间设计师联合会(APSDA)2006年度大会上,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获得参会各国代表全票通过,成功加入亚太空间设计师联合会。该协会此次取得APSDA会员资格,为深圳室内设计界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扩大了深圳室内设计师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据悉,深圳现有室内设计从业人员3万人,装饰设计企业2500余家,全国主要的双甲企业、一级企业都集中在深圳。最近5年,在国际国内历次设计大赛中,深圳室内设计师获奖比例约占全国的20%-25%,获奖总量全国排名第一。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凝聚有一大批专家、学者和室内设计精英,会员大多是深圳各大装饰设计公司的总经理、设计总监等,他们是深圳装饰设计业的中坚力量。

  近两年来,该协会在提升设计师队伍的素质、规范行业管理、促进行业交流合作、推动设计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目前,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已成功举办各类公益讲座及展览30场次,吸引设计师及广大市民10多万人次。协会还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资深设计师来深圳开展学术交流、论坛20场次,对营造良好学术文化氛围、加快深圳“设计之都”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该协会开创性地发起并成功举办了中国第一个“室内设计文化节”,去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室内设计文化节”,吸引了港、澳、台及全国近20个省份的室内设计师及广大市民的参与,观众总量超过56000人次,现场合同交易额达到8300万元。去年7月,市室内设计师协会成功举办了2006第二届亚太室内设计高峰论坛,一批享誉国际的设计大师莅临深圳,对提升中国室内设计的整体水平,推动亚太地区设计界交流与合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宝安科技馆不断创新形式

  科普活动丰富多彩

  【本报讯】今年春节期间,宝安科技馆照常向市民开放,共接待观众1万多人次,老人、中年人、青少年儿童各年龄段的观众接踵而来。4D动感影院、常设科普展厅和“青少年科技活动探索主题展览”让观众过足科技瘾。

  4D动感影院放映了90多场,参观的市民笑声不断。与4D影院一样,常设展厅和“青少年科学活动探索主题展览”同样给观众带来惊喜。138件展品集合了计算机技术、电学、电磁学、力学、声学、光学、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天文学、人体科学等多个学科,让观众感受科技的神奇魅力。

  据了解,宝安科技馆面向市民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去年初举办了“中国古典物理玩具展览”,吸引了6000余人前来参观。5月,该馆举办“宝安区科技创新成果科普展”,重点突出“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两大主题,循环技术应用、多媒体产品、电话的发展、电动车及汽车电池、机械设备和卫生检测等展览内容让观众耳目一新,这是该馆首次把宝安区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优势与科普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科普工作的一次新尝试。

  对青少年朋友来说,宝安科技馆举办的一系列科普讲座非常具有吸引力。围绕可再生资源利用等热点,该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举办高水平的科普知识讲座。承办了“广东院士讲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健超在区科技馆作题为“我们身边的可再生能源”专题讲座;邀请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总领队位梦华在宝城小学等4所学校,作题为“南极、北极与人类未来”的科普报告;邀请首都师大附属中学物理高级教师王邦平在西乡中学、公明中学,作题为“怎样学好物理”的科普报告。全区有1万多名学生聆听了报告。

  另外,该科技馆还积极做好科普巡展等工作,相继到公明街道、沙井衙边社区、福永兴围社区、西乡中学、龙华中学、西乡中心小学、文汇中学等地举办科普展览。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杨柳纯通讯员胡文嘉摄影许光明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