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考古迷寻着好宝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3日08:17 千华网

  

花甲考古迷寻着好宝贝
千山晚报消息(记者 张烨妍)一把小刷子、一个放大镜、一瓶水,鞍山的潘英贤老先生经常带着这几样东西在四方台附近转悠,四处寻觅,还总能从马路边、废墟堆这些地方找到“宝贝”。10年中,他发现了不少有价值的化石和文物,无偿地交给了市博物馆。

  捡瓷片变成“考古迷”

  

  潘英贤先生今年63岁,家住铁东后峪地区,以前在鞍钢建设公司工作。用他的话说,“并不是什么文化人”,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原来对考古一窍不通。1997年退休后,他有了大量时间丰富业余爱好。有一次,他在南环桥下的空地上放风筝,无意中发现地上有一些碎陶片,做工十分精湛,上面还有漂亮的纹饰。虽然潘英贤那时对考古还是门外汉,但他隐约感觉到这些东西很不寻常,于是把陶片拿回家中研究。后来他找到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从书中得知,发现陶片的地方是鞍山地区最早的县城所在,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在考古发现和对历史的研究中,潘英贤获得了极大的乐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发现”得到专家肯定

  

  从1997年开始,潘英贤一有时间就去继续他的考古发现。因为有了明确的方向,他没事就在四方台一带一边溜达,一边寻宝。几年中,他又陆续发现很多文物:动物化石、海洋化石,宋代的钱币,日本瓷片书法,古玉片,石刻鸟,石斧、石环、石刀……一边捡、一边研究,潘英贤的考古知识和经验越来越深,看东西也越来越准。现在潘英贤已经成为一位“专业级人士”。

  最让潘英贤骄傲的就是他去年夏天从四方台工地上捡到的肿骨鹿化石。据鞍山市博物馆专家鉴定,这两块肿骨鹿下颌骨化石距今有10万年左右,肿骨鹿化石在鞍山还是首次发现,对研究鞍山古生物种群有一定积极意义(详见本报2006年7月5日A21版《鞍山首现肿骨鹿化石》一文)。为了鼓励潘英贤继续从事考古研究,博物馆还赠给他一本《千秋历史话鞍山》,方便他查阅研究。

  考古不为挣钱为保护

  潘英贤说,文物的历史价值远比金钱更有价值,自己去找文物并不是为了挣钱,一是出于自己的兴趣,二是为了挽救、保护更多的文物。10年来,他将自己捡到的大部分文物化石都无偿交给了博物馆。近日,潘英贤在后峪附近的铁道旁找到了一些石碑的碎片,根据石碑上的文字,这些石碑是清康熙年间的。潘英贤还在继续寻找,期待更多的发现。0403B072

  记者 张烨妍 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