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夫妻创婚姻传奇 结婚前没见过面(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09:22 国际在线

  2. 一辈子从没有红过脸

  冯家是个大家庭,冯慈的祖父、父亲都是清朝有功名的读书人,后来家道中落,种地为生,冯慈也没有念过几年书。

  冯慈夫妇一直和父母、三个兄弟、一个小姑在一起生活,后来他的两个哥哥都没有生养,弟弟家也没有儿子,只有他这一支人丁兴旺。董菊23岁生下大女儿,随后,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又相继出生,其中一个儿子在7岁时出天花夭折。

  因为和兄弟妯娌们一起生活,自己孩子又多,所以夫妻俩任劳任怨。冯慈老人的儿子们回忆,从他们记事起父母都是勤劳而本分地过活,对母亲董菊印象最深的就是,做饭、清扫、纺线、织布,公婆、小姑和孩子等一家人的衣服和鞋袜都是母亲一手缝制,除此之外每天还要在昏暗的油灯下纺线纺到半夜,以补贴家用。父亲冯慈也是个勤快人,黎明即起,下地劳作,这个习惯他一直保持到现在,即使现在不下地了,他每天也要早早起来,把家里、院落和门前的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只是过去的生产力低下,忙碌一年,地里种的粮食除了留种子只能勉强糊口。一年到头,主要靠吃红薯和粗粮度日。

  董菊老人回忆,过去家里礼数多,她和丈夫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父母屋里请安。父母起来后,他们要给父母倒尿盆,把屋子打扫干净,然后再回来打扫自己的屋子,做一大家人的饭。后来她的大儿子娶了媳妇,媳妇每天先给她请安,然后她再给公婆请安。

  儿女们回忆,有了好吃的,母亲总是先想着公婆、小姑、丈夫、孩子,最后才是自己。董菊过门后家里有个七八岁的小姑,每天都是董菊给她梳头洗脸。

  两位老人都为能和对方携手一生感到幸福。儿子们告诉记者,两位老人从他们记事起就是好脾气,从来没有记得他们拌过嘴、吵过架、红过脸,最多也就是母亲念叨父亲几句。

  岳父家对冯慈这个女婿也非常满意,说他本分勤劳、懂礼数。每逢端午、中秋、春节,冯慈禀过父母,就带上妻子到董家庄看望岳父母,见了岳父母也要磕头、问安,带去的礼品是当年很金贵的白面馍馍和一片孝心。

  男耕女织,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日子就这样平淡地流逝着。两位老人也许迄今也不知道现在的男女们挂在嘴边的“爱情”是什么东西,但他们疼爱对方也有着自己的方式:冯慈不抽烟、不喝酒,不乱花一分钱,就是爱听丝弦,董菊每天晚上就给他裹好两个饼子,然后他和村里的两个伙伴步行3个小时到城里听丝弦,晚上散场后再步行3个小时回家,睡一个半小时就下地干活。只要城里的演出不断,他就天天如此,董菊从不抱怨。

  过去要求妇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村里来了戏班,街上演戏,冯慈就搬了梯子,让董菊隔了墙头看热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