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拍电影“难见天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14:56 新民晚报

  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记录青春。松江大学城华东政法学院新闻专业的15名大学生,用一台DV摄像机,花3个多月时间拍出一部80分钟的电影《暗恋》。电影在华政首映后,不甘“只放一次”的同学们,四处找第二个“电影院”,却未能如愿,其他种种压力也接踵而来。

  首映时满座还有“黄牛”倒票

  拍电影,起源于上课时的一次讨论。这15名大学生都是华政人文学院新闻专业的大三学生,课堂上学习了如何拍摄、制作、推广电影的知识后,同学们产生了自己动手拍电影的想法,并得到了老师的支持。说干就干,剧本在短短一周后出炉,15名大学生加1位指导老师组成“P16工作组”,去年12月7日正式开拍电影《暗恋》,忙了3个多月,今年3月14日,电影在华政报告厅首映。

  演男1号的是篮球队队长,演女1号的是学院“院花”,导演、编剧、摄像、制作,都是大学生自己来。“自己的电影”首映时,800张票全部告罄。“P16工作组”的成员们欣喜若狂,导演陆春莲说:“当时3元钱一张的电影票,2天内全卖完了,校园网的BBS上还有人发帖子‘求票’。听说,还有同学当起了‘黄牛’,加价倒卖电影票。”

  “第二场”放映迟迟找不到场地

  首映成功,“P16工作组”的兴奋劲还没退,就一下子掉进“冰窖”:他们想在其他高校放映,但尽管有学生或社团发出邀请,却因找不到免费放映场所,“首映几乎成了最后一次放映”。

  陆春莲说,有的高校提出:不能卖票,只能免费放映,但场地费却要“摄制组”出。1000元左右的场地费难倒了这批穷学生——首映门票所得几乎全部花在了前期宣传上,已经所剩无几,即便如今每张电影票卖3元,200座的放映场地只能收入600元,也抵不过1000元的场地费,更别提免费放映了。

  当然,另一个“阻挠”《暗恋》走出华政的原因是:从严格意义上说,这部电影是“地下电影”,它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高校一些老师也不同意放映。同学们事先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我们只当它是一次习作,只想和同龄人交流。”

  因演同性恋演员被指“不要脸”

  面对“惨淡前景”,回想起当时演员在大冬天只穿背心、短袖拍电影;回想起一个星期里几乎无眠地剪辑片子;回想起一边复习功课迎接期末考试、一边坚持拍摄的苦和累,同学们都有点不知所措。

  由于《暗恋》讲述的是大学生情感故事,涉及到同性恋的敏感话题。首映后,片中扮演女同性恋者的一位女配角却招来了别人的指指点点。一次上自习课,个别同学在她后面小声议论,一句“不要脸”让她哭了好几个小时!”

  为了不让电影从此尘封,同学们想办法“做广告”,写博客,发宣传单,印制海报、剧照,希望凑一点场地费,但此举也招来了非议。“一张海报成本是7元,我们卖8元,怎么就被人说成‘想钱想疯了’?”陆春莲和她的同伴们都觉得委屈。本报记者徐轶汝

  【热线快评】传播与名利

  传播的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有传播学者如是说。大学生们辛辛苦苦拍电影,当然想让更多的人来欣赏他们的作品,想得到更多的褒奖,这无可厚非。就连那些大导演们,哪个不心心念念想着去拿个什么奥斯卡、金熊之类的。

  不过在这里提醒那些大学生,大导演们的传播欲望背后还有名利的诱惑,而名利是件很麻烦的事,如果没有想清楚就不要陷得太深。林川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