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奠切莫劳民伤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17:54 云南日报

  新华社西安4月4日电

  新华社记者张军、林嵬

  清明时节,各地伴随着热闹繁忙的民间祭奠活动的,不少由政府主办的祭祀活动也陆续登场。这些活动大多兴师动众、耗资不菲,甚至互讲排场、比阔气、争规格、论正统,形成一股“公祭”攀比之风。而且这种流行的“公祭”存在着滥、乱、奢三大弊端,严重劳民伤财,有悖执政为民、惠民富民的执政理念。

  一些地方从“三皇五帝”到“周公孔孟”,只要与本地沾亲带故都想为祭所用。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将主要精力用在发掘圣贤遗迹、包装帝王将相上,醉心于礼炮齐鸣、钟磬悠扬的大祭大拜。是为滥。

  还有同一个人物,多家争祭。出生地要祭,埋葬地要祭,活动地也要祭。“县祭”要升格为“省祭”,“省祭”要升格为“国祭”,都要打造全国性的祭祀大典。争正统论战不休,拼影响不遗余力。形成乱。

  不少祭奠场面比宏伟,仪式比隆重,主祭领导比职务,募捐商家比财富,参与人数比多寡。耗巨资搭祭台、建神庙、修寝陵,复古不遗余力。某地的一场“公祭”活动,招待嘉宾的酒宴就摆了200多桌。如此“公祭”,徒靡公帑,无益民生。造成奢。

  “公祭”活动如此滥、乱、奢,着实让人警醒,主导其事的政府部门难辞其咎。无论是“祭祀搭台,经济(文化)唱戏”,还是要打造“招商名片”“旅游品牌”,都是将祭奠活动庸俗化、山头化、工具化、腐败化的典型表现,是念错了经济发展的经,走歪了繁荣文化的路。

  敬圣法祖是古训,节用爱民也是古训。与其热衷搞如法如仪、劳民伤财的焚香祭拜,不如集中财力和精力,踏踏实实为当地百姓解决好诸如住房、上学、医疗等等的实际困难,多做些利民惠民的实事。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