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升温快蚊子幼虫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5日01:10 扬子晚报

  本报讯 昨天,记者从一直密切监测蚊虫的南京市疾控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科获悉,该中心有关工作人员已经在监测点发现大量蚊子的幼虫“孑孓”。从时间推算来看,应该就是今年蚊子的第一代幼虫。但该中心有关工作人员也同时谨慎地表示,这里的“第一代”是“第一类”的概念,只是针对该监测点而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并不具有真正的“第一”的意义。

  在该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科郑一平主管医师的指引下,记者来到该中心专门设立的蚊虫监测点。在现场看到,一口大水缸中盛了半缸脏水,水中密密麻麻布满了各龄蚊子幼虫——“孑孓”。另一个水泥池中水稍清澈,但同样也发现了不少“摇头摆尾”的小“孑孓”。郑医生介绍说,这是他们为了便于观察蚊虫的生长有关情况,专门在此设立的观察点。此次水中所发现的“孑孓”包括了2-4龄幼虫,多以2-3龄为主。从时间上推算,应该是在3月28日左右温度较高的时候蚊子产下的卵。

  郑医生进一步解释说,一般来讲,蚊子的生长周期在15天左右,但随温度变化而有长短变化。一般蚊子在水中产卵后,1-4龄在水中生长,时间约7天;然后飞出水面再生长1周就成为成虫,就可以繁殖后代。一般由于1龄的幼虫太小、4龄幼虫又很容易变成蛹并很快裂变为成蚊飞走,所以较难肉眼发现,一般在水中发现的“孑孓”均以2-3龄为主。

  郑医生还介绍说,一般在小的“死水”坑中所发现的蚊子幼虫均为白纹伊蚊的后代,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花蚊子”的后代。而南京数量最多的淡色库蚊一般会选择水面较开阔、水流缓慢的河流中产卵。郑医生同时提醒说,4月份以后温度会上升非常快,而且雨水也比较多,每次下过雨后都会形成新的蚊虫繁殖孳生的场所,所以市民在每次下雨后要及时清理积水,防止蚊虫产卵繁殖。(范华锋 孙为立)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