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劳务”缘何成为“香饽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5日06:37 三秦都市报

  商洛,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然而在这里却孕育了40万劳务大军,而这些劳务大军目前已在全国树立起一个品牌,成为西安及周边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新疆地区及中原地区“五大用工基地”非常抢手的“香饽饽”。那么,这40万“商洛劳务”为何能在“五大基地”成为“抢手货”?记者调查中发现,这些用人企业都是奔着商洛人特有的一种品质而来的。

  据商洛市劳动力资源开发管理局劳务管理科负责人介绍,商洛的劳务输出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商洛劳务输出处于萌芽状态;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劳务输出引起了市委、市政府(当时的商洛地区)的重视,省、市有关领导在山阳县专门召开了劳务输出会,农民们才尝试着走出山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商洛市委、市政府把劳务输出当产业来抓,一直到了1996年,劳务输出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当时的劳务输出达到10万人。2000年后,劳务输出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农民的思想发生了转变,输出成了一种观念。

  2002年,商洛市有关部门看到这些现状后,迅速根据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制定了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利用劳务经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办法。除了成立劳动力资源开发局协调劳务输出之外,还在各行政村设立劳务输出联络点,聘任了1000多名农村能人担任劳务输出信息联络员,并在全市建立了职介机构188个(其中劳动部门132个)。同时已经在全国设立了34个驻外劳务办事处,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充分发挥“窗口”的作用,畅通输出渠道,形成了一批大规模、效益高的劳务输出基地。短短的数年间,“商洛劳务”在“五大基地”叫响,成了一个“知名”品牌,许多企业专程来到商洛招人,商洛就出现了“订单劳务”。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技术复合型人才受到城市人们的青睐,返乡的农民工们深切地认识到了知识、技术的重要。因而,他们纷纷走进技能培训学校,提高自身素质。短短的几年间,从政府技能培训学校以及社会技能培训学校走出来的技术工约20多万人。正因为“商洛劳务”的素质高、技术硬、适应能力强,用人企业看中了这一点,以至于使“商洛劳务”成了“香饽饽”。

  采访中,记者在商洛市技工学校了解到,光是该校近几年就先后向外输出近万名技术工人,而这些人中95%达到了中级技术水平,可以说在长江三角洲一带成了知名企业的“抢手货”。由于出去的人在企业里吃苦耐劳、守纪律,深受企业老板青睐。说着,一位工作人员拿出来一封宁波天旗运动品有限公司感谢信让记者看。信中这样写: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新的合作马上拉开序幕,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公司通过与贵校的密切的合作,取得了令双方满意的成果,自贵校毕业学生进入我公司以来,经过一段时期考核表明贵校的生源具有良好的工作技能、纪律素养,能够较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在工作期间吃苦耐劳、安全、按时、认真的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商洛市技工学校招生就业科朱建文对记者说,正因为商洛人有憨厚老实、吃苦耐劳、遵规守纪的精神和品质,才使得“商洛劳务”叫响了“五大基地”,“商洛劳务”不仅能叫响“五大基地”,还会叫响全国各大基地。

  本报记者 冀晖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