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式祭奠为何叫好不叫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5日10:46 河北日报

  一边是网络、鲜花,一边却是纸钱、冥币,清明来临,不少祭奠先人的市民依旧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徘徊---新式祭奠为何叫好不叫座

  本报讯(实习生高源、白阳记者叶娟娟)一手拿着纸钱、冥币等祭奠物品,一手又拿着鲜花———清明节前夕,笔者在省会一些祭奠场所看到不少这样的祭奠者,那束束清淡素雅的鲜花让人感到了一股文明祭奠的新风,但那燃烧的纸钱却又令人感到些许无奈。

  鲜花纸钱齐“上阵”

  4月3日,在省会双凤山陵园,笔者看到许多墓碑前都摆放着一束或一盆清淡素雅的鲜花,温馨洁净而又肃穆。“鲜花祭祖这种文明的扫墓方式正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据该陵园宣传科科长王秀文介绍,这些鲜花除了一小部分是陵园免费提供的,大多都是市民自带的。

  不过,陵园管理者在欣慰之余也有点“尴尬”:目前,该陵园共有10000多座墓地,而真正采取“一束鲜花,三鞠躬”文明祭奠方式的仅有几十来户,即使有些市民手捧着鲜花来祭扫墓地,也仍携带着各类传统祭奠物品。

  而在陵园设置的集中祭奠点,纸钱烧处,人头攒动,烟雾缭绕,气味呛人。燃尽的纸灰漫天飞舞,撒落在祭奠者的身上、地上。烧完纸钱,不少人拿起放置在一旁的小花盆向墓地方向走去。

  同样的一幕也在石家庄市人民纪念堂上演。据该纪念堂主任刘喜文介绍,自3月24日以来,每天有近万人前来祭奠,尤其是清明节前的最后一个公休日,达到两三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人采取烧纸钱、上香等祭奠方式,更有不少人在用鲜花祭奠、电子祭拜之后又去烧纸钱的。

  “传统祭奠习俗历经千年积淀,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要想在短时间内将其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石家庄市民政局福利和社会事务处处长杜顺庄认为,只要祭奠者手里拿着鲜花,就说明在他心里正逐渐接受这种健康文明的祭奠方式,比光烧纸钱前进了一步。

  尽管传统祭奠方式改变起来尚需时日,可刘喜文还是对未来充满信心。今年,他们开展了免费给前来祭奠的市民赠鲜花活动。面对着免费送上门来的鲜花,有些拎着传统祭奠物品的市民不好意思地说:“明年我也用鲜花祭奠。”

  新式祭奠为何应者寥寥

  在网上为逝者免费建公墓、开纪念馆,献上一束“花”、敬上一杯“酒”、点上一首歌,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虽然网上祭奠既文明又经济,但是笔者采访中发现,这种新潮的祭奠方式却并不“叫座”。

  据了解,自去年11月“石家庄市文明祭奠网”开通以来,在网上建公墓的仅有140多户;而省会双凤山陵园建立的祭奠网也极少有人光顾;去年石家庄市人民纪念堂在国内首开电子刷卡祭奠,奠者只需持卡在刷卡区一扫,亲人的遗像便会显示到屏幕上,供奠者拜祭,虽然是免费服务,运行一年时间也仅有一千多人办理了电子祭奠卡。

  省会双凤山陵园副主任贾金栋告诉笔者,许多上些岁数的人大多对网络不甚了解,而这些人恰恰是祭奠逝者的主要人群,他们的传统祭奠观念根深蒂固,而对于新生事物接受掌握的程度相对于年轻人又慢得多,因此祭奠网的点击率不太高就不足为怪了。

  “清明节如果有时间却没到逝者的安息地看一看、扫扫墓,感情上我接受不了。”省会退休干部王先生则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在他看来,网上祭奠要想让更多人接受,尚需时日。

  给传统祭奠留个“出口”

  “文明祭奠观的真正树立是一个社会工程,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也都需要一个接受过程。”杜顺庄认为,无论是免费提供鲜花、树葬,还是网络祭祀、电子祭祀,群众都有自愿选择祭奠方式的权利,而政府应引导并为市民文明祭奠提供一些方便。只要祭奠方式不带有封建色彩,不存在丧葬陋习,不搞大操大办,群众就可自主选择任何祭奠方式,并不断创新自己的祭奠方式,来更好地表达对逝者的追思。

  据了解,近期省会将开展第十次骨灰撒海活动,自3月以来报名者踊跃,目前已有40多户市民报名参加了此次活动。

  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认为,在严厉打击贩卖封建迷信祭祀用品的同时,还须给传统的祭祀方式留个“出口”。拿烧纸钱来说,目前光“堵”不现实,但在“疏”的前提下可以对其进行规范,譬如建立集中焚烧点或在街头放置焚烧容器,必要时可以采取一些行政措施对安全隐患加以规避。虽然目前鲜花、网络等祭奠方式作为一种异质文化难敌传统文化,但是只要政府部门因势利导,谁说有朝一日不会变成‘燎原之势’呢?”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