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租“毒土地”赔了60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6日01:56 扬子晚报

  

租“毒土地”赔了60万

  王新民在70岁那年决定二次创业,从浙江来到南京种植当时比较昂贵的芦荟。他在南京建邺区某村租了几亩地,开始了他的宏伟计划。但他没想到的是,他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选中了一个错误的地点。他租的那块地早被附近的农药厂污染得什么也不能种了。结果可想而知,庞大的投资血本无归。70多岁的老汉又开始到处讨说法。转眼7年过去了,王老汉还没有得到任何的说法。

  7旬翁二次创业

  王新民是浙江海盐人,退休回家后,过了一段悠闲的生活。1999年,已经70岁的王新民作出了个重要的决定。他看准当时芦荟种植的前景比较好,回报很丰厚,他又有种植芦荟的技术,便想在有生之年带领儿孙们再创一番事业。王新民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不久他们就举家迁到了南京。王新民看中了建邺区河北村的一块土地,这块地旁边就是条小河,将来芦荟种植下去还可免费灌溉,可省下不少成本。当年10月,王新民和当地村委会商谈过后,双方达成了土地租赁协议。王新民以每年1.8万元的价格租下这块4亩大的土地,租期10年。土地租来了,但下面还有大量的事情要做。整治土地、造房子、打围墙、盖大棚、请工人。一家人起早贪黑忙了几个月。春节前,四亩地的种子下地了。王新民算了一下账,为了这四亩地的芦荟,他花了60多万元,但只要芦荟成熟了,他就可以得到回报了。

  60万投资血本无归

  春节后,按照芦荟的生长规律,应该是浇灌的时候了,王新民让工人就从养殖厂旁边的小河抽水进来灌溉。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他这个行为对他意味着什么。经过几次浇灌,芦荟并没有像他意料中的那样慢慢长大,反而是慢慢地枯萎了。王新民很奇怪,拔出了一棵一看,根都烂掉了。他急忙查找原因。很快就得知了一个让他吃惊的消息:对岸的农药厂已将小河污染了。为此,农药厂已给村里赔偿了,而且村里人喝的自来水也是农药厂付的费。他急忙找来环境监测部门检测,2002年、2003年,建邺环境监测中心两次对河水进行了取样检测,两次的结果都是污染超标。终于找了罪魁祸首,原来芦荟不是病了,而是中毒了。那条小河的水已被严重污染,根本不能用作灌溉,而且这片租地也被毒水渗透污染,带有毒性。王新民一心只想救活芦荟,减少损失,但无奈河中的污水毒性太强,养殖场的所有芦荟都遭了殃。转眼间就血本无归,这样突如其来的打击让王新民目瞪口呆。

  7年奔波讨不到说法

  王新民损失一共有60多万元,这是他和全家的积蓄。王新民去向村委会要说法,村委会的人承认河水被污染了。王新民质问:为什么明知道河水不能灌溉,还要将地租给他?!村委会说这是上级同意的。村委会为王新民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让王新民不要用河水了,直接用自来水灌溉,水费由村里支付。但王新民明白,河水被污染了,地也被污染了,根本不能种植任何作物。于是,他拒绝了村委会的“好意”。王新民又去找农药厂这个毒源索赔。农药厂却根本不理他,甚至连厂门都不让他进。说农药厂已经给了村里14万元的赔偿,有什么事找村里。王新民就这样当作“皮球”踢来踢去。接下来的几年,他奔波于各个部门之间,反映情况,但一直没有说法。

  2006年5月,王新民凑了点钱,向建邺区法院提起诉讼,将农药厂告上法庭,60万的损失,王新民只要对方赔8万,因为只有8万余元能拿出票据。但出人意料的事情再次发生,在庭审时,农药厂出示了一份由环境监测部门出具的报告,报告称那块地与那条河没有污染。这个监测报告弄得王新民莫名其妙,法院对此也展开了调查。原来,农药厂去年已经搬至了江宁,而这份监测报告是在农药厂搬走后进行监测的,所以查不出污染。这下让案情陷入了胶着状态,农药厂一时告不倒,而王新民也再没有钱将官司进行下去了,在法官劝告下,一星期后,王新民选择了撤诉。

  昨天下午,王新民到本报诉说了他的遭遇。他说他已经老了,也跑不了几年了。现在家里生活很困难,靠儿子做服装生意维持生活。他听说法院的诉讼费已大幅度下调,他想再告一次农药厂,相信这次一定能为自己讨回公道。

  实习生 郭 君 记者 吉启雷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