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兴学2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8日02:00 东南快报

  讲述:英华学校众校友、陈芝美女儿

  

风雨兴学20年

  清明节那天,一早,福州英华英语学校校长王红等人,像往年一样来到两位英华先辈的墓前祭奠,表达了对捐资建立英华书院的张鹤龄和首位英华华人校长陈芝美的崇敬之心。

  80年前,陈芝美博士成为英华首任华人校长,他大力提倡国文教学、六度赴美筹集办学经费、带着师生们同舟共济、度过在顺昌洋口办学的困难时期。

  这些,都成了英华师生们磨灭不了的回忆。

  

风雨兴学20年

  聘萧乾等国学名师执教

  1928年1月28日,陈芝美先生主掌英华后,第一件事就是向政府办理注册立案手续,他说:“教育权益应属于国家,不属于个人,更不应属于外国。教育事业应由政府管理,私立中学也不例外。”

  紧接着,成立学校董事会,并明确宣称,董事会作为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应由中国人负责,外国人任董事人数不得超过三人,董事长不得由外国人担任。经过一番斗争,这个主张才得以实现。

  不办学校则已,办就要把它办好!这是陈先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鉴于重英轻中导致学生国文水平下降的现象,他着力加以改变,高薪聘请来了前协和大学文学院院长、国学名师陈遵统以及林行陀,加强国文教学,就连名作家萧乾也曾在英华任教过。这无论是在当时的福州教会中学与一般公立中学里,都是少有的。

  

风雨兴学20年

  六度赴美筹募经费

  为了办好英华,陈芝美先生可谓煞费苦心,除了在德、智、育等方面下足工夫,他还要亲历亲为,历经艰辛,六度赴美为学校筹募经费。

  第一次是在1929年7月,在美的九个月时间内,他所到之处,受到了美国人士的热忱欢迎,顺利完成了募捐任务。

  可有的时候,保持个人尊严却是件多么让人无奈的事。有一次,一个富翁请他赴宴,餐桌上只放着一双中国式的筷子和几盘菜,女主人坐在旁边,盯着陈校长用筷子的动作。

  餐后,夫人起来向陈校长道谢,并拿出几元钱,作为“表演”用筷子用餐的“工资”。陈校长深受侮辱,怒气填胸,却没发作,只是把钱放在桌上,拂袖而去。

  当天坐火车赶回住处的路上,陈校长越想越不是滋味,情不自禁用福州方言自言自语道:“今天不仅浪费了精神、时间和旅费,还被人家当猴子耍了一场,真倒霉!”

  话音刚落,有人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说:“朋友,你也是福州人啊,何时来美国?为何如此气愤?”陈校长把一切如实相告,这陌生老乡一听,英华校长为学校来美募捐,马上说自己也是英华校友,来此经商,萍水相逢,请校长到舍下做客,并在送别校长时,拿出一张2万美元的支票。

  

风雨兴学20年

  抗战时期在洋口同舟共济

  “七七”的炮声,拉开了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为了继续坚持办学,陈校长遂决定举校迁往闽北顺昌洋口镇。

  从南平到洋口,船小、江面窄,水流还湍急,于是,陈校长精心地给学生编好队,并谆谆告诫他们旅途中要千万小心,每船还有带队老师,嘱咐他们要忠实执行父兄的职责。全校师生员工及其家属上千人,最后全都安全迁到洋口。

  1941年,福州第一次沦陷,洋口师生们的经济来源被切断,学生与家庭失去联系,伙食费也没了着落,终日惶惶不安,年幼点的都哭了起来。

  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校长心里虽然焦急,却用洪亮、坚定的声音在全体师生大会上宣布:“在这里,学校就是你们的家庭。从今天起,我既是你们的校长,又是你们的家长。只要我在,你们就有书念;只要我有饭吃,你们也有饭吃。”

  在洋口的日子里,为了解决大家生活上的困难,校长组织教职员工自己动手开荒生产,家属种菜喂猪,养鸡养兔,余下的卖给学生食堂,改善了大家的生活。

  师资不足,就请一些能够教书的教员家属出来担任一些课程,比如陈校长自己的爱妻,大家闺秀王世秀曾一度出来教英文。

  因为闽北水冷,疾病盛行,山区医疗条件差,陈校长特地聘请了一位好医师,设立医疗室,有十几个床位。校长还辗转重庆,奔走呼吁,争取教育经费与医药供应……

  相关链接

  

风雨兴学20年

  陈芝美先生简介:

  1896年农历八月廿三日,出生于福建省古田县二保村。1908年到1915年夏,就读于福州鹤龄英华书院。毕业后任福州协和道学院英语教员,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教育学。曾任厦门大学教育学副教授、教授,此期间,由于教学成绩斐然,美国康奈尔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1928年,出任福州鹤龄英华中学首任华人校长,1948年夏,辞去校长职务。1972年1月7日病故。

  大竹篓的故事

  “忘不了42年前在美国与父亲依依惜别的情景,当时我在父亲的母校——康奈尔学院上学,在校园里,我泪眼模糊地目送父亲登车离去,车影终于消失在漫长公路的尽头。父亲走了,走了。谁又能料到这次分别,竟成永诀!四十多年来,……许多有关父亲的事迹,时常在我回忆中涌现,历历在眼前。

  有一年冬天,父亲到福州开完会返回洋口,途经南平,我和姐姐到旅社去看他,发现他住的房间里放着几个大竹篓。我至今还记得那闽北特产的竹篓,表里两面都是用竹篾条编成,中间夹着竹叶子,外形肥墩墩的,能装不少东西,打开上面的圆盖,即使一个成年人坐进去也足可容纳。

  我高兴地指着这几个竹篓问父亲:‘你从福州给我们带了什么好东西来呀?’没等父亲回答,我们已随手打开了竹篓盖子。我们一下怔住了,篓中塞满了各色旧布缝成的大小包裹,上面皆用毛笔工工整整地写着:‘敬烦带交小儿**内羊毛衣一件……’‘敬烦带交舍弟**内布鞋一双’‘……猪油一罐……’

  父亲说:‘……家长们托带的这些东西,表达他们对子弟的一份关心。远离父母的孩子在收到这些包裹时,都能感受到家庭给他们的一份温暖。我必须全数收下,一一交到学生的手中。本来只准备了一个竹篓,结果增至四个,才勉强够用。’”……

  ——节选自次女陈寿明《我的父亲》

  感谢福州英华英语学校校长王红、总务处长陈寿得(系芝美校长之女)等提供资料

本报记者 林佳 刘彬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