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患者肚皮上“种玫瑰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8日02:52 扬子晚报

  本报讯 昨天上午,江苏省肿瘤医院成立我省首家“造口人士康复之家”,为肠癌术后肛门“改道”的康复者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康复指导和心理帮助,康复者还可以作为志愿人员定期到医院为其他病友提供无偿指导。

  孙医生10年前患肠癌,手术后接受了造口手术,将肠端直接开口于腹壁,用来排泄粪便和尿液。“当时很痛苦,觉得生不如死,排泄物无法控制,随时都会出来,就怕别人闻到身上的味道,不愿走出家门。”孙医生说,在护士的指导下她学会使用灌肠器,每隔两天通过肚皮上的造口往里面灌水,将排泄物冲洗干净,身上不会弄脏一点,也没有出现各种并发症。她又重新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近年来,她定期到病区做“义工”,热心地为病人提供心理咨询等服务。昨日专程赶来的胡先生说,“造口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会出现困惑,感到自卑,非常需要社会的帮助。成立“造口人士康复之家”能够使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尽早回归社会。他告诉记者,现在除了每天排泄要用一小时左右时间外,其他没有特别之处,和常人一样生活、工作。他很愿意将自己的经验介绍给病友。

  “肠造口并不是一个疾病,黄河也会改道,你们只是把排泄的通道改了,不要有心理负担。”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著名大肠癌外科专家周建农将造口比做“肚皮上的玫瑰花”,希望造口人能享受健康生活。江苏省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顾慧介绍说,我国每年约有10万患者因患大肠疾病或外伤而接受造口手术,其中部分患者需做永久性肠造口术,迄今为止,造口患者已达百万之众。据悉,随着肠癌发病率的上升,“造口人”也越来越多,省肿瘤医院在我省培养了最早的造口专业人才,建立了一支专业护理队伍,为“造口人”提供全方位的系列温馨服务。 (毕晓红)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