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湖边余家湖村 车来车往“的士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8日07:57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记者关前裕 实习生万方 通讯员张仁政)紧挨武昌中北路的沙湖边,有个有名的“的士村”——余家湖村。连日来,记者对此作了探访。

  一年冒出400余辆的士

  据余家湖村治保主任喻光又介绍,“的士村”形成于1997年,当时城中村改造,村民有了闲钱,加上那时开的士赚钱,居民们一窝蜂地贷款、借款买车,到1998年,几乎每家一台,有的甚至有几台车,父子、兄弟、夫妻全部上阵,不到1000人的村子,冒出400余辆出租车。至今,村里近半数的人都持有驾照,堪称佳话。

  说起当年的经历,34岁的周康有很多感慨。1994年,他借来10多万元买了一辆夏利车跑出租,当时起步价是12.6元,“生意还好做,赚了些钱。”1996年,他把夏利车卖了,换了一辆富康车。

  第一代司机只剩不到5位

  后来,出租车起步价调整成8元,车也多了起来,生意开始变得不大好做了。

  加上那阵子治安不太好,的士司机常被侵犯,没有安全感。于是,周康2000年把车卖给了“挑土”司机,自己回村里规划办公室上班,做水电安装。他用赚来的钱,建了一栋5层楼私房,租给外来户,加上工资,日子倒也过得安稳。

  与周康的情况类似,如今,第一代的士司机大都已“归隐”,把车卖了,盖起楼房出租。仍坚守在车上的不到5位。

  “挑土司机”纷纷“转正”

  而当年来自鄂州和蔡甸、江夏等地的“挑土司机”纷纷买下车,接过了“担子”。他们老乡带老乡,“扎堆”在余家湖。至今,村里仍有近百名外地司机,几十辆车。

  周平安就是这样的一位“二代的哥”。“挑土”5年的他,于2000年借钱买下了雇主的车,把老婆孩子也接到一起来了。以前在广东打工的鄂州老乡张友才,则给他“挑土”起来。

  开了10多年车,周平安已落下了一身的病:肩椎、颈椎、胃都有病。这也是很多司机共有的“职业病”,但又难得停下来休息——孩子正上学,得加紧挣钱。

  因为这些的哥,余家湖村有着30多家餐馆。每天凌晨3点后,是餐馆最热闹的时候——归巢后的司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喝口小酒,把一天来遇到的奇闻趣事拿来消遣。

  居民们也习惯了枕着他们的酒令声,时醒时梦。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