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盗销“链条”,市民也要“出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08:57 解放日报

  

斩断盗销“链条”,市民也要“出刀”
斩断盗销“链条”,市民也要“出刀”
无人看管的非机动车很容易失窃。 ·金鑫 摄·近日,上海公安机关开展“治理非机动车被盗专项行动”,重点打击查处盗窃自行车团伙、销赃场点业主等,迄今已破获盗窃、收销赃车案件1156起,查处1040人,收缴被盗非机动车2880辆。

  记者采访发现,要治愈非机动车失窃这一“痼疾”,不仅警方要加大打击力度,还需小区物业、市民以及有关职能部门共同配合,形成“合力”。

  【调查】

  “专业”盗车只需一分钟

  一辆随意停放的自行车,不法人员能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将它窃走———一名窃车贼落网后这样供认。

  近日,闵行警方打掉一个非机动车盗窃团伙。团伙成员供认:他们自制了专门的作案工具,在周边环境比较“安全”、车辆锁具比较简单的情况下,他们偷一辆车可以控制在一分钟以内。

  该团伙成员透露他们的作案“窍门”:无人看守、无监控摄像的商场、集贸市场门口,路边公共停车场,敞开式的老式居民小区等是他们“光顾”最多的地方。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本市不少非机动车停放点防范不严,缺乏相应的设施和看管人员。一些小区内的停车棚停不下,居民们就把车停在楼边,一旦小区门卫看护不严,这些车辆极有可能失窃。

  一些有经验的市民告诉记者,自行车锁至少要备两把,一把锁住后轮,一把将自行车锁在大树、栏杆等固定物上。然而记者发现,多数自行车停放点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在一些有人看管的停放点,由于车辆众多,管理人员无暇顾及到每辆车。

  【对策】

  完善车辆停放设施

  据了解,市建设交通委、市房地局等部门将结合城市居住区、居民住宅小区规划编制,合理规划自行车、助动车停放设施的技术标准,还将结合房屋整修、绿化改造等工作增建小区停车设施。

  有关部门还酝酿拓展网格化管理,与物业管理衔接,强化物业管理对非机动车安全的责任。

  【调查】

  赃车“变脸”异地交易

  前几天,记者来到武川路上一个修车点,佯装要买新车。摊主指着一辆九成新的蓝色女式自行车要价100元。记者询问车辆来路,摊主说是从市民那里回收来的。

  记者当即表示不相信:“万一被人认出来,还以为是我偷的车呢,麻烦很多的!”这时摊主信心满满地回答:“不可能,我们的车都是从闵行过来的,车主不可能追到这里来。你要是不放心,我给你重新刷个颜色!”

  当记者询问本地丢失的车辆去了哪里时,摊主表示不知情,“反正不会在附近卖,都弄到其它地方了,查不到的”。

  据了解,一些不法摊贩、店家对于赃车往往采取异地销售、重新刷漆等办法,以逃避有关部门追查。

  据悉,目前上海非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一千万辆,由于数量众多,难以建立匹配的自行车查验制度,很难确定骑车人就是自行车的合法所有人。

  【对策】

  车辆信息应联网管理

  一些市民建议,在为非机动车编订合法“身份号码”时,最好能将非机动车身份联网管理,杜绝不法分子钻“异地售车”的空子,这样也能将报案信息、车主信息汇总,一旦查破非机动车盗窃案件,能及时找到失主。

  据市质量技监局透露,国家质检总局正在酝酿开展全国自行车编码制度,今后,每一辆出厂非机动车都将有一个19至22位的唯一编码,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不容易被仿冒。每辆车还有一张“身份卡”,卡片信息与自行车购买信息等相匹配,赃车很容易识别。

  【调查】

  买赃车助推恶性循环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市民都丢过车,有些人干脆买来历不明的“二手车”,助推了自行车失窃恶性循环。大学生小王说,他曾一学期连丢三辆自行车,最后在同学指引下买了一辆来路不明的“二手车”,只用了85元。记者到小王所在学校采访了40名学生,竟有26人被偷过自行车,其中19人丢过不止一辆。许多人坦言,车被偷后,他们都购买便宜的赃车。

  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出售“二手车”的修车摊、店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修车摊主叮嘱记者,“二手车”非常紧俏,需要的话留下电话预订。

  【对策】

  从我做起不买赃车

  社会学家顾骏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在非机动车盗窃、销赃“链条”上,一些市民也成了其中一环,市民越是买赃车,小偷越有利可图,偷得越起劲。“现在公安机关已经动手斩这条‘链条’,市民也应积极配合,从我做起不买来路不明的二手车。”

  据悉,在公安机关这次专项打击行动中,收销赃行为也是打击重点,明知是“赃车”还购买的人将受到处罚。市经委、工商局等部门还将旧车交易市场规划纳入城市商业网点管理中,规范和推动发展旧自行车交易市场,让确有供需的市民有合法的交易渠道。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