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没有互联网 35.8%的人将手足无措(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09:05 国际在线

  这一功能对小杨来说必不可少。从大学时代开始,这就是她和以前同学联系的主要纽带。“几乎无法取代,有网络这样便捷的方式为什么不用,没什么大事值得打个电话去问。”

  而今年返乡过年,小杨和十多年未曾谋面的小学同学又聚在了一起。网络校友录成了他们相遇的大本营。

  调查发现,不少人在“泡网”过程中不断开发出互联网的新功能:买卖东西(41.6%)、表达意见(40.4%)、找工作(37.4%)、远程教育(15.7%)、征婚征友(13.8%)等等。越来越多有着同样爱好的人通过网络相聚,甚至跳到现实中来。人们拼车、拼饭,抱着团儿一起出去旅游。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网络成了最好的联系方式。

  人人都是生产者

  看电影、电视、听歌(81.8%)也是近两年才被广泛应用的“新功能”。宽带的普及使高速视频下载和视频点播服务成为可能,互联网娱乐化倾向愈加明显。

  和父辈在上世纪80年代每周等待中央电视台译制片差不多,现在的年轻人终日守着互联网,和美国《越狱》“粉丝”过上了“天涯共此时”的日子。

  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用“隐匿流行”来形容这部美剧在国内的传播,主持人不得不感叹“难道离世界大同真的不远了?”

  普通的网民则成为这个生产链上的贡献者,时间轴、翻译、校对、压片,每一道工序都由网民志愿完成。小吉是某《越狱》字幕组的第一批翻译,做字幕的原因很简单,“我认为网络上的字幕都太烂,将一集字幕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翻译出来之后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随着博客等“WEB2.0”技术的兴起,每个网民都可以成为互联网内容的生产者。

  这一年,“年度人物”的荣耀落在了我们头上。

  离开网络的日子

  上了《时代》周刊封面仅仅10天以后,被地震震断的互联网就让“年度人物”慌了神儿。“根本没法跟国外沟通,”小吉说,“好在那段时间美国电视剧新片不多。”

  外企职员林荣的工作乱成一团,“和美国总部的越洋电话打得飞起来”。按照常规,一个文件,美国总部以电子邮件传过来,这边确认并回复,一切都可以异地异时进行。“我每天早上处理10个这样的邮件,只需要大概10分钟。”林荣说。

  网络一断,不能发邮件了,只能传真,然后再打电话口头确认。打电话是异地同时的,双方必须都有空闲,工作量大大增加。

  一封紧急邮件选择了这样一条路,用代理服务器从西安到乌克兰到英国再连到美国,从大西洋绕过去。

  一切都在以一种昂贵而低效的方式进行着,损失是必然的。

  难怪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者郭良说:“对我而言,如果离开互联网,生活不会有什么问题,工作则不可能。”

  在2005年的报告中,郭良探讨了“网络依赖”和“网瘾”的区别,对互联网的正常依赖正说明了互联网对社会的革命性影响。

  本次调查中,58.1%的网民选择了“如果没有互联网,有一些影响,问题不大”,35.8%的人则认为自己将“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对这个问题,小刘反复想了又想,“三五天还是可以的,时间长了估计就不行了。”(实习生 江江)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