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中同时上演两起行为艺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10:13 云南日报

  

寒风中同时上演两起行为艺术

  昨日,南屏步行街来了两拨艺术“家”,一拨展示“裸体”艺术,另一拨免费给市民画像

  艺术这座“独木桥”还要走多久?

  

寒风中同时上演两起行为艺术

  免费画像实用杜文蕾摄

  

寒风中同时上演两起行为艺术

  “裸体”艺术中看

  核心速读

  昨日,昆明的气温像是回到了寒冬,但丝毫不影响云南艺术学院学生在南屏步行街表演行为艺术,而且一来就是两拨:大四年级的王军和同学借为市民免费画像的活动,呼吁大家在报考艺术类学校时要谨慎从事;而在两个小时以前,他们的同学不穿衣服,全身涂满绿色颜料,手拿一瓶矿泉水,一动也不动地立在街头,企图用绿色挑战王军的艺术。双方在行为艺术的表现方式上,展开了一场无声的较量……

  闹市出现两起行为艺术

  昨日上午8点多,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的4名男生来到南屏步行街老昆明地图处,他们不顾天气寒冷,迅速脱去衣服,仅剩一条内裤,然后在赤裸的身体上涂上绿色的颜料,手里分别拿着一个矿泉水瓶,像雕塑一样站立在寒风中。

  上午10点半,另外6名大学生也来到南屏步行街开始给市民免费画像。此时,围观的人群挤了一层又一层,脚下还踩着几张放得很大的照片,照片上要么是几百人坐在一起的大考场,要么是上千人挤在一起的报名场面,图说写着艺术考生。旁边还竖着一块“免费画像”牌子,6个大学生模样的人正在专注地为市民画像。记者挤出两边人群舒口气时,收到了两份内容不同的传单。

  仔细一看,虽然都是同一个学校的学生,但显然前者的行为艺术是针对后者而来的,如作品手记中说的那样:近日所闻云南艺术学院王军兄等人策划行为艺术作品要在昆明市中心进行表演,赞叹之余又深感忧虑!教育的性质、学院的作用与艺术本体之间的矛盾,早已注定艺术教育的先天不足,而并非人为之弊端。王军兄等人的作品,根本未能涉及到问题的根本,却执着在这些表面问题上大作文章,是否是愚蠢之举……基于以上我们对王军兄等人策划的作品担忧,我与陈伟等艺术家共同策划《用绿色代替》这一作品,企图拯救《艺术“家”的遭遇》这一作品所可能带来的失败。

  10点50分,由于受到步行街管理办公室的制止,加之天气寒冷,身涂颜料的学生放弃了自己的行为艺术,瑟瑟发抖中穿上衣服后离开了。其策划人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学生刘聪强调,他们是因为不赞成免费画像组的行为艺术而来的,但不是为了攻击画像组,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讨论艺术“家”的遭遇。

  免费画画被制止

  刘聪一行离开后,免费画像处更拥挤了。步行街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只好挤进来打听:“什么人在这里负责的,没有申请不能在这里办活动。”一个身上涂满各种颜料,衣服后面用白色颜料写着“我是艺术家”的学生赶紧起来解释:“我们只是在搞公益活动……如果你们要出面干涉,也将成为我们行为艺术的一部分。”

  该学生自称王军,也是云南艺术学院大四学生,也是此次活动策划人。他一边画像,一边向围观人群解释:他们6人之所以打扮成厨师、保安、医生、打工者、大学生模样,是想告诉大家,现在艺术家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希望大家看清艺术的本质,虽然是人人向往的艺术,但应该是喜欢才搞艺术,而不是为了混个文凭。据王军介绍,他是初中一年级开始学画画,现在已经画了12年了,“要真正喜欢才能把艺术当做生活”。

  这时,工作人员还是坚持王军他们必须按规定先离开步行街,等申请成功后,才能再来办。“要在公众场合开展社会活动,一定要有五华区政府的批文才行。”一心希望这次行为能有点效果的王军有点急了:“你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在这里开展行为艺术了?”工作人员说,不是不可以,而是要按照规定先申请,获得批准后再搞活动,否则这个公共场合就会乱套。11点多,宣传展板被工作人员拖走。

  “这本来就是一个艺术行为”、“画得不错”、“很好”……每个板凳上的市民换了一个又一个,没有打算要离开的意思,现场气氛一度变得十分紧张。但这并不影响王军等人的热情,坚持是在做公益活动的他们重新摆好画具,继续留在原地为市民画像。

  画像持续到11点25分左右,云南艺术学院一老师来到现场,他与王军耳语了几句话后,最后一轮画像还没画好,5名大学生赶紧背起画板离开了步行街。王军也脱下“勤杂工”衣服坐上一辆出租车走了。

  艺术类学生难就业

  记者在王军《艺术“家”的遭遇》资料上的开栏语里看到:“高考捷径演变成新的独木桥,这也许是至少5年前的艺术考生从来没有想到的问题。但事实摆在面前:2007年,20万,我们难以相信这只是山东省艺术考生的基本人数。这个数字如此惊人,艺术生的泛滥正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全国艺术教育体制的弊端。”

  王军说,这次行为艺术的初衷,是受去年在山东老家办班教学生画画影响。当时招了很多想考艺术学校的学生,陪同他们到一家美术用品店买作画工具时,听到老板跟他们大吹了一番艺术招考的黑幕,说什么只要有钱,不参加考试也可以上。老板的一席话打击了王军教的学生,“这艺术考试到底还要不要考?”也让王军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艺术“家”的尴尬。本科阶段学费8000元起价,甚至有些专业学费高达25000元,出门找工作动不动就是要求研究生文凭,而像他们这种艺术类学生英语又不好,考研究生谈何容易。

  “哪怕我早在两年前就在学校办过个人画展,也得到过不少业界人士的好评,但找份满意的工作还是一样的困难。”

  在做这个策划以前,王军和同学对学校今年即将毕业的油画专业和版画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做了调查,版画专业几乎没有学生找到工作,油画专业也只有几个人找到工作而已。王军认为,把艺考当做一个“跳板”,被迫走上从艺之路,有悖于艺术教育的规律,也正是当前全国艺术教育的弊端,只为升学率,却抹煞了艺术教育的本质,就必然造成艺术人才供大于求,毕业后多数人不得不改行。

  对于刘聪昨日专门针对他们的行为艺术,王军一笑而过。记者了解到,他们的活动都是学生自发的,而非学校专门组织。

  “独木桥”还要走多久

  记者在王军的资料上看到了这样一些数据,山东作为全国的艺考大省,近4年来美术高考生报考情况如下:2003年3.2万人,2004年12万人,2005年16万人,2006年18万人,今年则达到了20万人,增长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浩浩荡荡的艺考大军面对高等院校的逐年扩招,一路上扬的考试费用和培养学费将何去何从?王军和昨天一起参加活动的同学不禁疑惑了。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毕业生说,大三时每个星期只有一节课,然后就是老师要求交作品,每年8000元学费一分不能少,真不知道学到了什么。

  艺考还要热多久?王军说,作为一名普通学生无法预料,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大家看看所谓的“艺术家”们的遭遇。最终以一部分学生找不到工作为代价,换取另一部分考生的觉醒。与学艺术巨大的投入相比,他们将来的产出截然不成比例。与王军同一个专业的女生忧心地说,“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还谈什么专业对口?”

  王军在宣传资料上写道:我们今天选择这个公共场合做这个行为,呼吁正在学习艺术或即将学习艺术的学生及家长们不要被其所害,我们无意中伤,目的只是让大家看清楚艺术已经今非昔比,艺术“家”也只不过是表面的光鲜,用我们的亲身经历告诫大家,看清事情的本质,慎重考虑自己或子女的前途;艺术这座“独木桥”还要走多久,值得深思。

  谭江华(春城晚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