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谚语面临遗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12:35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冯兰蔺报道

  浦江镇陈行地区勤劳村,83岁的陈全民老人重新向记者念起了年轻时所学、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陈行谣》:“塘口镇上撑船拔篙子,陈行镇上穿靴戴顶子……”老人说,《陈行谣》是当地老一辈人都会唱的歌谣,但如今的小辈们都不知道了。

  事实上,不只是歌谣,闵行区陈行极具地方特色的谚语、俗语、谜语、民间故事等口头文学,如今都面临“断档”之忧。记者近日从闵行区文化局获悉,有关部门正积极整理陈行口头文学资料,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授课程,组织爱好者社团等传承工作也在逐步启动。

  农耕文化占主导

  陈行是上海城隍秦裕伯的出生及安葬地。从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秦裕伯被封为上海城隍以来,附近不少地区曾被划出上海县,而陈行却因为秦裕伯家乡的特殊地位始终留在上海县域内,保持着稳定的行政区划与地域文化特色。

  专家说,陈行口头文学历时600多年,相对平稳、封闭的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的风貌:诸如地名谜语“黄浦江里放石板———闸港(陈行附近一地名)”这样极有地方特色的口头文学,只在陈行及附近地区才有流传的基础。

  由于陈行地区多是农田,所以当地常用的口头语汇、日常谚语也有着田园色彩浓厚、不忌土气、夸张的特色。清末民初陈行文化名人胡祖德编撰的《沪谚》和《沪谚新编》中,也记录了大量陈行口头文学素材,帮助了文化的传递。

  不愿继承“土文化”

  家住陈行的陈全民老人告诉记者,幼年时常听父母和邻居说本地的谚语、谜语,但到自己的儿孙辈,很多都不再讲了。

  像“八月南风两日半,九月南风当天转,十月南风缓一缓”这样与农耕相关的天气谚语,随着天气预报的普及渐渐失传。而“爹两只耳朵,娘两只耳朵,儿子只有一只耳朵———粪桶粪勺”这样的农家谜语,因为孩子们都是读书、上班,也没人会说了。

  陈全民老人遇到的家庭变迁是一种普遍现象。闵行区图书馆的张乃清馆长告诉记者,1986年,他曾参与全国民间文化普查,当时尚有不少本地中年人习惯于讲述、使用陈行口头文学,但未能进行有效的保存传承,如今他们已步入老年,许多素材因为老人们上了年纪而被渐渐遗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浦江的大规模开发和迅速城市化,年轻人更不愿继承这些似乎“土气”的东西了。

  保护工程相继启动

  “20年前做普查时,我们还能找到几十种民间文艺在流传,现在有多少?10种都不到了!”谈起陈行口头文学的后继乏人,做了多年民间文化收集工作的张乃清颇为忧虑。

  在陈行地区,浦江镇文化部门寻访到了9位尚了解较多口头文学的传人,其中最年长的已89岁,最年轻的也69岁了。

  除了陈行口头文学外,马桥手狮舞、莘庄钩针编结、上海西南方言、江南丝竹、七宝皮影、华漕小锣鼓等多种民间文艺都将陆续纳入保护范畴。

  闵行的文化部门还将通过拍摄纪录片等方式为它们留下完整的资料,避免一旦老人离去就此失传。而诸如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授课程、组织爱好者社团等传承工作也在逐步启动。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