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优先发展工业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00:00 石家庄日报

  今年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实现利润增长15%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7%以上,万元产值能耗、耗水均降低4.5%。

  工作重点:全市工业经济工作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提升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坚持“四量并举”,即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做大总量。

  本报讯(记者邓书恒实习生刘雪敏)4月9日,全市工业系统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实现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省会的目标,就要牢固树立“工业立市”、“工业优先”的观念,切实增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四量并举”,确保全市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市领导冀纯堂、王增明、朱浩文、姜瑞峰、张发旺、赵长栓、李天印出席会议。市长冀纯堂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王增明主持会议,副市长张发旺安排部署了今年工作。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工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扎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改革、调整和发展,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2006年,全市入统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10亿元,增长19.8%;实现利税258.9亿元,增长21.29%;实现利润149.46亿元,增长20.34%。全市利税1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596家。

  今年我市工业经济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实现利润增长15%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7%以上,万元产值能耗、耗水均降低4.5%。

  冀纯堂指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总结我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工业发展始终是主旋律。坚持“工业立市”、“工业优先”,是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思想。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的发展道路。工业经济优先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省会的客观需要;是加速“三化”(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互动,顺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石家庄的必然选择。

  冀纯堂强调说,工业兴,百业兴。抓工业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民生,就是抓和谐。抓不抓工业,会不会抓工业、能不能抓好工业,是实现我市更好更快发展、建设和谐石家庄的关键所在,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最直接、最现实的检验。全市上下一定要切实增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把以工业强市摆在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进一步看重、看大、看急,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省会的奠基之年,也是建设繁荣、文明、和谐新石家庄的起步之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突出抓好经济结构调整、国企改革、民营经济、管理与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走具有石家庄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四量并举”,确保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四量并举”即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做大总量。

  盘活存量抓整合。当前,要加大市区内的工业企业整合力度,并突出抓好“三动”。即,园区带动,按照“项目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农民向城市集中”的思路,力争经过几年努力,使高新技术开发区、良村经济开发区、鹿泉经济开发区、辛集皮革商贸城四个国家和省级开发区和五大基地,成为全市招商引资的平台、产业整合凝聚的中心、财政增长的支柱、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62个县域各类园区成为县域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重要支撑。骨干拉动,继续大力实施“5+3”工业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产业龙头企业。年内力争工业50强企业中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3家。改革促动,继续加快国有企业改制步伐,把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个关键,打通国有资本的退出通道,打通民营资本、外资准入通道,搭建起产权交易、职工安置和改制成本筹措三个平台,确保改制工作扎实推进。

  优化增量抓项目。优化增量,关键在项目,根本在投入。要围绕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充分考虑产业结构和效益,加大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着力培育经济增长点,提升总体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今年重点工作是,抓好110个重点项目的建设,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步伐,加紧谋划后续批次项目。

  提高质量增效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是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必须一以贯之地抓紧、抓好、抓出实效。要大力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今年要确保完成投资18亿元的22个技改项目。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年内,力争10家潜力大、带动力强的产品晋升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110家企业、年耗水30万吨以上的150家企业和单位,逐一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完成节能降耗指标。要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工程,确保电脑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工业过程、产品数据管理等信息技术推广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做大总量扩规模。主要在“两个天地”上下工夫。抓顶天立地,就是要在引进世界500强、国内上市公司、百强民营企业和行业排头兵上有所加强,有所突破。抓铺天盖地,就是要着力创造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创业环境。要重点启动和实施好“培龙育鹰”工作,抓紧筛选一批成长型龙鹰企业,在融资、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倾斜政策,重点扶持,进而培育出一批有规模、有实力、能代表我市形象的民营企业集团。同时,突出创业辅导,催生一批新企业,推动民营经济上规模、上质量、上速度。

  冀纯堂指出,落实“四量并举”,突出要解决好三个方面问题。一是要解决好土地问题。当前,土地已成为制约我市工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最大瓶颈,在依法保护好耕地基础上,要千方百计扩大建设用地总量。二是要解决好资金问题。发展需要资金,解决好资金问题,一定要在提高资金运作水平上下工夫,要用足信贷资金,要用好担保资金,要全力推进企业上市。三是要解决好体制、机制问题。体制问题,关键是要解决工业经济运行的管理问题。机制问题,关键是解决好企业不发展、要发展但难发展、虽发展但盲发展的“不动、难动、盲动”问题。

  冀纯堂最后强调,当前,全年任务目标已经确定。要实现这些目标,关键在抓落实。要强化领导抓落实,要密切配合抓落实,要量化管理抓落实,要优化环境抓落实,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集中精力,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的新石家庄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会对2006年度实现规划发展目标的工业50强企业法人代表和荣获国家或省名牌产品的企业进行了表彰。河北敬业集团、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藁城市人民政府作了典型发言。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