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巷骑楼纹丝不动有苦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02:10 扬子晚报

  

跨巷骑楼纹丝不动有苦衷

  本报报道了《五所村违建竟成跨巷骑楼》一文后,下关区有关领导拿着本报刊登的违建照片发了火,指示有关部门“不惜一切代价拆掉”。然而,昨天记者再次来到五所村210号时,发现这里十余个跨巷骑楼仍纹丝不动。经过采访,记者发现“拆违”随之带来的“拆破”难题,已成为南京市许多地方“拆违”的绊脚石。

  居民:拆破屋换个地方住

  昨天,记者再次来到五所村210号时,这里已经蚊蝇成群。当地居民表示,这里的住房破旧不堪,卫生条件又跟不上,由于毗邻金川河,进入夏季后蚊蝇会更多。“我们支持拆违,不过希望同时能把一楼的破房子也拆了,给我们换个地方住”。

  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分析说,五所村210号的跨巷骑楼都是搭建在一楼平房顶上的,这些平房已经破烂不堪,若强行拆除二楼的违建,势必会影响到一楼居民的安全。所以,“拆违”就会带来“拆破”的问题,而“拆破”如果没有“三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中低价商品房)的政策支持,简直等于天方夜谭。

  内幕:只给了两套经适房

  南京近年来的“拆违”大多与“拆破”紧密相连,“双拆”就是指“拆违、拆破”。这是因为南京存在相当一部分像五所村210号的情况,老房子连着老违建。要解决这种违建,房产部门必须提供强有力的“三房”保障。

  记者从五所村210号居民的话中,强烈地感觉到他们对“双拆”行动的支持,对“三房”政策的信任、期待。然而据记者了解,下关区“三房”政策的落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比如五所村210号的住房条件很差,当地19户居民户均面积39.76平方米,而房产部门只配给两套经济适用房。

  知情人:“三房”政策需完善

  一名知情人士透露,“三房”的分配,是建立在有关部门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微妙的“供求”。“三房”房源是一个“稀缺资源”,各个区都抢着要,希望能够满足所辖居民的需求。但是,分配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操作上的倾斜。比如一些经济富裕的地区,能够得到足够的房源,而经济实力相对较差的地区,生活着很多经济困难的居民,分配到的房屋却是少得可怜。

  该人士表示,“拆违、拆破”是城市化链条上的一个环节,需要在整体环境公平和谐的情况下,才能良好地运作。也只有在这个大背景下,才能让城市规划和建设健康、有效地持续下去。 本报记者 黄南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