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非凡少年海选 杭州小阿六头胜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03:27 杭州日报

  

央视非凡少年海选杭州小阿六头胜出

  热线记者 陈良江 报道

  上周二,霞湾巷的杨善木先生给“城市喜闻”栏目打来电话:“4月8日,我外孙就要去北京领奖了!外孙今年8岁,是卖鱼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参加了中央电视台‘非凡少年’比赛,这个活动是央视从全国挑选出70多个小朋友进行比赛,然后再挑选出6个。我外孙相当于进“六强”了!”

  小小伢儿是童星

  说起杨先生的小外孙翁屹涛,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可要说杭州的“小阿六头”、“老豇豆”,估计不少市民不会陌生:伶牙俐齿、模样可爱,天真的表情下却是“道儿蛮老”,招人喜欢。虽然未满8岁,小家伙已经频频“触电”,拥有了众多“粉丝”。

  翁屹涛4岁“出道”,参加杭州电视台小模特比赛,如愿进入决赛圈。2005年,翁屹涛又参加了“阿六头模仿秀”,被评为“十佳选手”,是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此后,小家伙一路走红,成了电视媒体的小红人。尤其是在《老豇豆有话说》、《庆春门5号》等节目中的精彩表演,让他的人气指数一路蹿升。

  “去年12月,涛涛报名参加了央视《大风车》栏目的全国“非凡少年”评选,连过4关,进入六强。这次是综合能力的考查,听说还是中科院老师出的题目呢。”昨天,走进杨家,说起小外孙,杨先生一脸自豪,“这会儿外婆正带着他在北京领奖。暑假里,这六个人还要代表中国去欧洲参加世界少年儿童夏令营呢。”

  两岁时已经有“老豇豆”的绰号

  翁屹涛1999年12月16日出生,开口说话早,口齿特别清楚。“带他出去玩,一路说个不停。”妈妈杨波说。

  左邻右舍最有先见之明,两岁时,就给他取了绰号——老豇豆,因为他嘴巴甜,看到老人家就“爷爷奶奶”叫个不停,而且大人们说什么事,他好像都明白。

  但是,真正说一口溜溜的杭州话,还是2004年的事情。虽然外公、外婆是地道的杭州人,但是涛涛从小基本上说普通话。当他开始看电视台的杭州话节目后,才慢慢模仿起来。

  要说“遗传基因”,翁家人都与镜头无缘。不过外公和爸爸都是性格开朗,喜欢说话,喜欢热闹的人,这可能使他从小就不怕生,敢表现自己。

  “刚开始,我们只是想让孩子练练胆量,加强沟通能力。”妈妈说,后来发现儿子的镜头感特别好,不仅不怯场,灯光一亮,他就来劲。于是,她开始给儿子留意各种各样的上台机会。

  “小家伙聪明、记性好,特别能吃苦,很要强,所以现在能成童星。”杨老伯说,“每次出镜、演出,他背稿子都很用功,自己说要背三遍,从来都不会偷工减料。有一回,半夜里做梦,他都在背稿子,我们看着怪心疼的。”

  全家生活因他而改变

  由于父母忙于上班,涛涛从小由外公外婆带大。老两口全身心倾注在涛涛身上,两人的退休生活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把外孙“捧红”,外公成了专业的业余写手。他给涛涛写了许多演出脚本。外孙去参加各种比赛时,一般要现场说上一段,外公又准备了许多素材,其中有关老杭州的故事特别多,他还因此成了浙江图书馆的常客。

  “外孙演出的脚本都是我写的,通过他的嘴,把我写的东西传播给大众,这让我蛮有成就感。”喜欢看书读报的杨先生,感觉自己有了用武之地。

  外婆除了照顾外孙的一日三餐外,还肩负数职:外孙去电视台录制节目,她负责接送;平时看报,她留意各种儿童比赛,希望为外孙找到合适的机会。“看到外孙有出息,我们都挺高兴。去年我还陪着他去北京参赛,那可是我第一次去北京。”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