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刘培兰网上“看”世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05:03 山西新闻网

  QQ聊天、收发邮件、听新闻,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她尽情地与明眼人交流着

  

盲人刘培兰网上“看”世界(图)

  刘培兰说:“上网的感觉真好!我眼前虽是黑的,但生活却五彩斑斓。”

  刘培兰是大同市民政局盲人按摩门诊部的一名医师,虽然双目失明多年,但她过得非常充实。去年夏天,刘培兰购置了电脑,并且学会了上网聊天、发E-mail、听新闻等。用她自己的话说:“上网的感觉真好!我眼前虽是黑的,但生活却五彩斑斓。”

  她对上网产生浓厚兴趣

  刘培兰今年40岁,出生于大同市左云县,她从小聪颖好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可是,在高一第二学期时,她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眼病带入漆黑的世界,是山西省盲人卫生学校改变了她的命运。刘培兰在盲校学习了盲文以及推拿按摩技术,1990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左云县人民医院,1998年调入大同市民政局盲人按摩门诊部。

  2006年五一长假期间,刘培兰听太原盲校的老师说起了盲人上网,感到非常有趣,于是花4500元钱请人组装了一台电脑,并特别加装了“永德读屏软件”。听到音响发出了声音,电脑公司的人就走了,刘培兰兴奋地自己在键盘上敲打,可没过几分钟,音响就又哑了,刘培兰也不知道出了什么故障,只好让女儿先关了机。

  第二天,刘培兰找专业人员重新把电脑修好,同时,她又托人买回了电脑入门讲座的光盘。因暂时不会操作电脑,刘培兰先把光盘放到DVD里听。讲座内容一下子理解不了,她又用盲文做了笔记,然后请教懂电脑的人。就这样,她从最初的键盘分区、指法、代码、快捷键的运用等,一点一滴地学习、领会。

  4月1日,记者在刘培兰家里亲眼目睹了她上网的情形。只见她坐在写字台前,启动了计算机,然后手指熟练地在键盘上敲了几下,启动了读屏软件,并迅速在桌面上找到了IE浏览器,回车打开,再按下Alt+A,进入收藏夹,找到地址栏里的网站……音响里不时传出和缓的女中音做出引导,伴着舒缓的音乐,刘培兰进入QQ聊天室,开始了与网友的聊天。随着语音系统的自动发音和刘培兰双手的敲击,一行行汉字准确无误地显示在电脑屏幕上。

  通过网络学知识交朋友

  刘培兰的丈夫也是全盲,现在大同市东街经营着一家自己的按摩门诊。为支持丈夫工作,刘培兰几乎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买菜、做饭、洗衣服,她甚至还会织毛衣,她能做的活儿比得上任何一个健全的人。每天早晨5点半,刘培兰就起来给家人做饭,6点半开始下楼等公交车,7点10分以前,把孩子送到学校,然后坐单位接送车上班。下午下班后,再把孩子接回家里。吃过晚饭,她还要辅导孩子学习。9点半以后,等孩子休息了,刘培兰再打开电脑,开始上网。

  刘培兰不光自己喜欢学习,还经常帮助别人学习。2005年年初,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身为党员的刘培兰为方便单位其他盲人,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先后翻译了《中国共产党党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读本》等3万多字的盲文学习资料。

  刘培兰告诉记者,正因为自己喜欢学习,才不怕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到网络里学习更多的知识。

  “通过上网,我知道了更多的医学知识。通过QQ,我了解到手机也能加装语音读屏软件,现在我和正常人一样可以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当记者问起上网有什么收获时,刘培兰滔滔不绝。

  “电脑给我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扫清了以前盲人与明眼人交流的障碍!”目前,刘培兰利用微软拼音输入法,每分钟可输入汉字40个以上,她能够熟练地收发E-mail,并在QQ聊天室里交了20多名网友。

  本报记者刘俊卿

  (编辑:赵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