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将实施计划生育家庭保障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06:20 深圳特区报

  我市将实施计划生育家庭保障工程

  推进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民生净福利水平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与民生问题结合起来,人口计生工作者要立足民生,要用春风化雨般的温情为群众服务。”日前,深圳市人口计生局局长陈图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生殖健康是婚姻稳定的重要基础,是家庭幸福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民生净福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市人口计生局将以人为本,全面推进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各种优质服务项目,实施计划生育家庭保障工程,提升民生净福利水平作为今年的一个工作重点。

  三成社区将建“性吧”

  记者了解到,为全面推进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我市将打造四级服务平台。一是重新扩建市级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中心,打造功能齐全、装备精良、环境舒适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中心。该中心由市发改局立项,开展有关人口计生、性与生殖健康等方面的视听、文图、网络、展馆、培训、咨询等宣传教育,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技术服务,服务市民,辐射基层。

  二是强化区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建设。区级计划生育服务平台除了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外,还要建生殖健康教育基地,设立咨询室、“悄悄话室”、宣传橱窗等,张贴、悬挂图文并茂的科普知识标语、挂图等,候诊大厅要设置DVD播放机、报刊阅览架等,通过提供咨询、播放录像、派发资料、开办宣传栏等形式,发挥其面对面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的优势,积极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科学知识。

  三是加强街道婚育学校、计生服务站等服务功能。在街道一级的平台上,完善婚育学校和计生服务站作用,改进婚育学校教学方法,广泛采用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法,组织开展青春期、新婚期、孕产期、育儿期、更年期“五期”教育。进一步开展“把青春健康送给百万打工青年”活动,在各类工厂、企业、服务行业等流动人口聚集区域采取流动婚育学校和计生服务站上门服务等方式,组织计生工作人员上门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对广大流动人口打工青年进行面对面的生活技能培训和指导,进行查环查孕生殖健康检查及普查普治服务,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教育水平。

  四是全面推行社区生育文化中心建设。社区生育文化中心俗称“性吧”,记者了解到,“性吧”是我市首创的新型生育文化平台。日前,由国家、省人口计生委领导和人口研究机构的专家组成的考察组在听取汇报、现场参观后,对深圳的计生工作予以高度评价。考察组在参观了深圳市计生中心的“性吧”后,对此也予以充分肯定。

  据陈图深介绍,今年,我市将有三成社区将建“性吧”,同时,准备用3年时间,在全市每个社区建成一所“性吧”。这些“性吧”的主要功能是,集人口计生宣传教育、性与生殖健康咨询服务、避孕药具发放,以及学习、培训、交流、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为方便群众使用,其开放时间主要着重在周六、周日及晚上。各社区生育文化中心选址、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

  人口计生系统的各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是政府投入的公益性服务机构,承担着为育龄群众提供生殖健康咨询保健服务、发放避孕药具、保障育龄群众(含流动人口)免费享受的基本项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目前,我市的各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本健全,基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免费政策也已实施。

  记者了解到,在全面落实国家规定的免费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项目的同时,我市计生工作者还从为民服务的角度,拓展渠道,为流动人口提供“市民化”服务。例如,为保障流动人口充分享受到政府提供免费的基本服务的技术服务,我市统一规范了免费服务的经费渠道、享受范围、定点服务机构、结算标准和结算程序。各区还积极创造条件,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提供生殖道感染常见疾病免费普查、低费普治等服务。

  一个家庭的幸福离不开一个健康的孩子。为了保障每对夫妇生育健康的宝宝,我市人口计生系统对我市育龄夫妇提出了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深圳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户籍育龄妇女均可享受婴儿出生缺陷的免费筛查,以及宣传教育、咨询指导和随访跟踪服务。宝安区还将这一免费出生缺陷筛查的范围也扩大到符合一定条件的流动人口育龄夫妻。

  我市还启动了“低保独生子女母亲防癌筛查行动”,为772名低保独生子女母亲开展免费生殖道感染和宫颈癌的检测,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人口计生系统的各种服务、便民的政策都已出台,也有一定的经费保障。关键是一线的计生工作者要改变观念,要用春风化雨般的温情提高服务质量,让群众感受到政策带来的便利。”陈图深认为,让群众享受到免费的基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继续完善计生优质服务项目是提升民生净福利的一个重要内容。实施计生手术奖励制度

  据陈图深介绍,今年我市将全面推动计划生育家庭保障工程,这也是一项“民心工程”,一项关系到千家万户幸福的工程。这一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和完善政府为主,社会补偿为辅

  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给予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应有的政策“回报”,把生育关怀送到每一个计划生育家庭,使广大计划生育家庭能够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在此方面的主要措施有:一是要对独生子女伤病残,死亡的困难家庭实施有效救助。二是计划生育手术奖励制度,逐步提高奖励幅度,如福田区对居住满半年的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四术”的,每例奖励或补贴300元—1000元。三是已着手探索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制度,从根本上解决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四是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会员优先优惠制度,如在入学入托、办理社保、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安排摊位、招调工、就医等方面。五是发挥市人口基金会在筹集社会资金,救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重要作用,力争通过一年的努力,全市初步建立起融奖励、优惠、扶持、救助、保障“五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体制,营造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安全和谐的政策。

  陈图深表示,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级计生组织相互配合,建立和完善协调互助、服务全局的工作机制才能全面推动和完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民生净福利。市人口计生协会要充分发挥基层计生协会的作用,全面推进计划生育居民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市人口基金会要发挥其社团募集资金的优势,通过“帮困扶弱”解决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市、区人口计生系统的宣传部门要实施立体宣传计划,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继续在全市掀起“关爱女孩”活动新高潮。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