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卖”病人 上万治疗费这医生提成数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06:30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昨日上午11时许,一家医院的外科医生又得到了400多元钱的“奖金”。这笔奖金不是他所在医院发的,而是来自另一家医院。

  加上此前已经收到过的数百元钱,这位医生因为把前来自家医院看病的一位病人成功“转卖”到某医院手足创伤显微外科中心,总共得到了上千元的“好处费”!

  一群被称为“业务员”的灰色从业者游走于各大医院,他们用尽手段腐蚀医生队伍中的个别见利忘义者,将病人通过他们腐蚀的个别医生“转卖”到他们服务的民营医院或“专科医院”。“医生转病人得好处,业务员拉医生得奖金,医院收病人挣钱……说白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钱最终都得病人出!”,一位对此运作方式了如指掌的老教授一语道破天机。

  业务员是如何拉拢医生的?病人是怎样被悄悄“转卖”的?为揭开这鲜为人知的黑幕,本报记者决定进行卧底调查。今年3月7日左右,记者前去两家医院的手足创伤显微外科中心应聘。第一家应聘失败后,记者假冒一教授亲戚之名前往第二家。因对方看上了该教授在各大医院宽广的人脉关系,记者被聘用。经一个月暗访,本报记者见证了一位医生“转卖”病人的全过程!

  [引子]

  应聘成功

  记者“上课”

  3月17日上午9时,记者和另一新业务员接受了该中心蔡主任的岗前训导,开始了自己作为该医院业务员的生涯。蔡主任说,业务员就是到其他医院的急诊科、骨科,说服医生把到他们医院看病的断指(趾)、骨折病人介绍到这个中心来。该中心将把病人总费用的26%返给介绍病人来的医生,2%到3%作为业务员的提成。

  “成都大多显微外科都是如此操作。当然,这是在打擦边球,医生把病人转过来收钱是违规的,是灰色收入,要保密”。

  旁听的蔡主任侄女有了疑惑:“那是到人家医院抢饭呀,公立医院去不去呢?”蔡主任笑了:“做断指手术医生太累,复杂的要十七八个钟头。很多医生不愿做。做业务员是有底气的:我们是给医生们送钱去的!跟医托不同,我们不接触病人,我们没有负罪感!”蔡主任振振有词……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脚趾被砸伤的病人即将进入他们的视野,故事开始了。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梁效兰摄影报道

  

“转卖”病人上万治疗费这医生提成数千

  他被“卖”

  

  3 月1 7 日

  医脚趾他被“转卖”

  就在蔡主任的业务员们出动游说医生时,新津县花源镇出了个小事故。当日下午4点半,43岁的温江人罗建中因为帮人安装水箱,被一块钢板砸伤右脚趾。

  同行的亲戚忙将罗建中送到附近的新津第三人民医院。该医院急诊外科当天值班的医生姓周,长得白白净净,微胖,“笑眯眯的”。周医生简单看了一下罗建中的脚趾,让他“先照个片”。照片结果是,罗建中的大脚趾、二脚趾粉碎性骨折,三脚趾尖破裂。

  周医生说,他们这里接不了脚趾,成都有个骨科医院,是在显微镜底下接。罗建中的亲戚问能不能到双流去治疗,近一点好照顾,但周医生说话了。“记不得当时他(指周医生)说他是从那个骨科医院出来的,还是说他去看过那家骨科医院,很不错”,对医生非常信任的罗建中当即同意了。因为没带钱,亲戚忙跑到附近找熟人“抓”钱。

  当日下午5时许,罗建中被抬上该医院救护车,除了司机还有周医生同行。上车前周医生问他脚痛不痛,痛的话就输液,为了节约钱,罗建中忍痛拒绝了。救护车飞速地向成都驶去……罗建中没有想到,他以为的一次正常转院竟会是一场“金钱交易”。

  3 月1 8 日

  他给主刀医生爱人带来2%提成

  第二天一大早,罗建中从梦中醒来,他感到脚部疼痛不已,麻药药效已过。护士给他输液时说,该补医疗费了。原来,前晚住院他只交了1500元钱,亲戚于是让自己的老婆带来5000多元钱,给医院交上去。

  上午,一男一女两位医生来查房,他们对罗建中轻言细语。特别是那位说普通话的女医生郭某,对他很热情。“痛得厉害吗”、“手术很成功”,对方的安慰让他感到很亲切。但罗建中可能做梦都想不到,这位郭医生的爱人正是业务员王某!正是因为王某对周医生的“营销”,罗建中才迈进了该中心。郭医生的爱人王某因此将得到他医疗费用的2%的提成!

  3 月2 0 日

  刚住三天医疗费上万元

  罗建中家住温江天府镇柳江村7组,在某单位干了十多年写字员后,他从1999年开始一直没固定工作。老婆在县城里打扫卫生,一个月只能挣300多元钱。十多岁的孩子职高则还没有毕业。为了挣钱,他这才跟着亲戚一起安水箱,不料一分钱没挣到,就把脚趾给砸伤了。需要静养的罗建中开始为昂贵的医疗费发愁。

  听医生总催医疗费,罗建中的老婆在丈夫入院的第三天查了一下费用。结果令他们大跌眼镜:1万6千元钱!才住三天医疗费就这么多了,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同病房的一个是手指受伤的简阳人,一个是腿骨折的邛崃人,他俩说他们的医疗费也是这样,“医院可能根据我们受伤的情况,先把我们要住好多天的院,需要好多钱先就算好了”,他们如此猜测。

  好在亲戚又借来了5000元钱补上了医院的催款。

  3 月2 3 日

  输液停了无奈再借医疗费

  这天,已经是早晨9点多了,护士没像往常那样给罗建中输液,他感到十分纳闷。问了医生才得知,此前交的1万多元钱已用完。在老婆的一再保证下,护士给罗建中输上液。“实在没得了,你们也去凑点吧”,跟罗一起做活路的亲戚一筹莫展。

  罗建中的老婆只好回家去找熟人,打了无数个电话,跑了好多趟路,总算借来了三千元钱。“还差点,过两天再借吧”。

  3 月2 6 日

  出院时他背上5000元外债

  这一天是罗建中出院的日子,医疗费总共1万7千多元钱。拿着三大篇医疗费清单,看着上面的各项收费,他完全看不懂。他心里有点疑惑:为什么这家医院收费这么高?在交了还差着的几百元钱后,罗建中走出呆了10天的病房,拄着拐杖离开了这家医院。

  为治这只受伤的脚,罗建中一家在出院时,已经背上了5000多元钱的外债。

  4 月7 日

  被医生“卖”钱他毫不知情

  记者随后从新津第三人民医院核实到,3月17日下午4点半罗建中到该医院就医,随后被救护车送到成都。记者还从罗建中随后就医的该中心所在医院的出院结算处查到,罗建中3月17日入院,3月26日出院。罗建中前后花费1.7万余元,按照26%的点子计算,周永亮应该得到了4000多元钱的好处费!

  4月7日,记者在成都见到了刚拆了石膏的罗建中。他有点显老,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对周医生收好处费、业务员拿提成这一系列事,他毫不知情。仍拄着拐杖的他说,过半个月他还要去该中心拆钢针,到时才知道脚趾接得怎么样。在采访中,他一直对医疗费这么高感到疑惑,不过,“人家都给你治好了,你能说啥子呢?”对于医院的医生,罗建中颇有好感:“医术好,对人也和气”。记者临走时,罗建中还提到两个细节,新津那个“笑眯眯”的周医生对他也很好,不但主动把他推去照片,还亲自护送他到成都来呢!

  

“转卖”病人上万治疗费这医生提成数千

  他“卖”人

  3 月1 7 日

  “买卖”迅速成交

  几乎就在同时,一位高个黑脸的年轻男子手机响了。看到手机屏幕上闪现的熟悉手机号,他心里一喜:“喂,周医生啊。病人送过来了?什么名字?……”。紧接着,记者应聘的那家中心的蔡主任的手机响了:“好,我马上让人接!”。原来,这位高个黑脸的男子,正是蔡主任手下的业务员王某,干了四五年业务员的他是蔡主任的得力干将。而那位周医生,是他很“铁”的合作伙伴。

  周医生打电话给业务员王某,王某打给主任,主任再叮嘱医院收病人,“这个链条中哪一环断掉都会流失病人”。

  下午6时许,罗建中被送到该中心。抬上楼、照片、进手术室,一切都很快。躺在手术台上的罗建中脚部局麻,他没搞清主刀的医生是男是女。当晚9时许,医生告诉他:“手术很成功”,他随后住进了4楼5床。

  3 月1 8 日

  争抢病人记者分到“地盘”

  当晚7点半,就在罗建中病房旁边的蔡主任办公室里,正策划着新一轮的医生和病人争夺战。蔡主任扫视着坐在他面前的7位新老业务员(还有一位请假未到),制定了他们的作战方案:“现在兵强马壮了。我们不能再被对手逼到镇医院去打游击战了,一定要把县级以上人民医院给夺过来!”“我们需要的病人主要是在工作时断指断脚的。每个人按照片区覆盖所有医院,主攻大医院!主攻附近工厂多的医院!”

  原来,蔡主任最近痛失强将:该中心原业务员何某非常善战,在成都很多医院颇有斩获,但她最近跳槽到另一家中心,因为对方给医生的好处费点子达到了35%!遭遇“强敌”的蔡主任只好招兵买马。

  蔡主任铺开地图,用笔在蜀都大道上划了条线,“上面部分你(指记者)跑,下面部分小李跑”。该中心现在的营销冠军、每月能挣七八千元钱的业务员刘某继续跑龙泉、金堂、什邡等地。业务员蔡某负责新繁、天回镇,他负责的一家医院被业内人士称作“断指工厂”,每天都能向这里输送两三位病人……

  3 月2 0 日

  刺激医生送出首笔提成

  3月20日一大早,一辆墨绿色的面包车从罗建中所住病房的一楼大院里出发。或许他当时还听到了汽车发动的声音,但他肯定不知道,这辆车此次的新津之行跟他有着莫大的关系!

  车上坐着业务员王某,王某怀揣着2000元钱,这钱正是从罗建中的医疗费里拿出的,要去送给新津第三人民医院的周永亮医生的!“及时送钱的目的是刺激对方再送病人。”罗建中做梦也想不到,他们辛苦抠出来、借回来的医疗费,会有一部分落入了那个“笑咪咪”医生的腰包!而那位周医生并没参与他在此中心的进一步治疗!

  就在前一晚,记者曾亲眼看到王某从财务人员那里领了2000元钱。在报销单上,王某写下周光亮的名字……

  3 月2 3 日

  培训公关搬来“营销大师”

  就在罗建中一家忙着借钱时,蔡主任从福建搬来了“营销大师”刘主管。此举是为了对付同行的白热化竞争,拉更多的罗建中们到中心就医。3月23日晚7点半,刘主管一开口就点营销冠军刘某的名,“你跑这么久了,有没有医生流失?”

  刘某当即称有,“××医院本来给我送病人,可前两天医生当着我的面把两个断指的病人送到×××医院去了。因为×××医院给了对方医院负责人500元钱!”刘主任当即打断:“该攻关肯定要攻,营销人员就像间谍、特务”。

  蔡主任阐述其营销观念:“我刚跑业务时,前辈送我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我以前有300多个医生的电话号码,每到节日祝福短信把手机都充爆了,但现在一个都没交往了。为什么?因为没利益往来嘛。所以别人去跑了那个医生,你还要跑,有利益就能合作!”

  3 月2 6 日

  自揭B门:收费高于“三甲”

  说起收费,业务员王某说:“断指再植,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多医生都能做,但要随到随接、手术时间长,所以都不愿做。行内人都知道,如果成都几家三甲医院对需要做断指手术的病人全收下,那现在全市的十多家微创外科中心统统关门!因为三甲医院做这手术便宜呀!”

  为什么三甲医院还便宜呢?王某说,相关部门对公立医院有规定,断指再植术只能收一项费,收费标准也有规定,但民营医院、特色专科就不这样收了,比如接一根血管收1200元钱,接两根就收2400元钱,以此类推。“×医院接根手指要6000元钱,我们就要8000元钱左右,大约要贵三分之一”。王某轻笑一声:“病人永远搞不懂医疗收费的名堂”。

  业务员刘某也说:“我们医院收费很贵,接一根指头少说要上万元钱!有个整个脚掌都没了的病人,在我们这儿花了七万多元钱!”

  3 月2 9 日

  再送提成双方皆大欢喜

  3月29日上午9时许,记者和刘主管、业务员王某等一起前往双流、新津。前一晚,听王某称要到新津去给周永亮医生送第二笔钱,记者于是以向刘主管学习营销经验为由,一同前往。

  上午10点半左右,面包车来到新津第三人民医院。远远的,就看到两个穿白大褂的医生站在门口眺望,“那是周医生,我给他打过电话,他在等呢!”周永亮见王某从车上下来,反倒转身走回医院了,“他这人很聪明,甩掉了另一个医生”。王某边表扬对方,边叮嘱记者不要下车。记者以上厕所为由跟进了医院。

  在外科诊断室里,王某跟周永亮单独聊了一会儿后,请刘主管进去,记者乘机跟着走了进去。只见刘主管从包里掏出一个厚厚的黄色信封,递给周永亮,“谢谢了,以后继续合作”。周连连点头,并将信封放进了右边裤兜里。紧接着,王某拿出病人清单,把总费用指给周永亮,周边看边笑:“我还不信你嘛?”……

  告别周永亮,面包车向新津县驶去。路上,王某夸起周永亮:“他很聪明。我曾跟他说,要发财可不能守株待兔,要走出去。过了没几天,他果然就主动跟周围工厂的厂长、安全人员接触了,让人家把受伤病人送来,他会尽力让对方少花钱。”。正说着,周永亮的电话打过来了,请王某吃饭,“拿到钱了他高兴呀!”

  特别提示

  个别医生“转卖”病人,离不开活跃在各医院、挥舞着利益“支票”的业务员们。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如何对医生攻关,最终导致个别医生被腐蚀,做出违背医德的勾当。敬请关注本报明日报道--一个业务员是怎样炼成的。同时敬请关注今晚19:00,CDTV--2《每日报道》的相关专题新闻。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