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臭熏天居民政府都叫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06:59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如果生活在垃圾和污水的臭味所充斥的环境中,那该是一种怎样的滋味?然而,在我省农村的小集镇中,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

  据了解,目前我省有5008个乡镇,其中配备有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的乡镇不足20%。集镇居民每天产生的300多万吨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集镇垃圾的年排放量近500万吨,约占全省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的一半左右,垃圾在河岸边堆放如山污染河流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

  4月6日,记者驱车到简阳市贾家镇进行了调查。

  不敢买用河水浸过的菜

  贾家镇地处老成渝线上。从镇内流经的关帝庙河,原本是两岸农业灌溉的水源,但目前全镇居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都排进了这条河。附近居民反映,镇上一些企业的生产污水也排进了河里。

  6日下午2点过,穿过贾家镇城区中心西路,记者在关帝庙河桥头看到,河堤上垃圾随处可见。从桥头走下,走近关帝庙河,不时闻到一阵阵臭味。

  住在河边的李德民告诉记者,以前河水清得很,随时看得到活蹦乱跳的鲤鱼,“可近年来,由于上游的简阳标件厂等企业往河里排锈水,清水河已经变成了锈水沟。”记者注意到,河水确实呈现出“锈”色,而且有很多不明悬浮物积聚在水面上。

  记者遇到几个卖菜的农民,他们说,如今镇上居民看到浸过水的菜都很担心:是不是用的关帝庙河里的水?

  垃圾堆让居民吃不下饭

  站在李德民家门口,一座垃圾山———曾经的老关山垃圾场,就耸立在斜对面的河岸边。李德民说,虽然从今年开始镇上的垃圾没有再运过来,但因为曾经多年是垃圾山的缘故,附近方圆一两公里外都闻得到臭味,“现在还有人丢,垃圾都垮到河里去了,看了让人着急。根本不敢开窗子,墙上、电线上都爬满了苍蝇。”李德民的妻子说。

  镇上光明路有一个二次垃圾中转站,是用水泥小矮墙围起的10多平方米的垃圾池。据了解,在贾家镇城区,这样的二次垃圾中转站有近10处。

  下午3点15分,几个环卫工人正在往垃圾车上装运垃圾,准备运到五里村垃圾场。环卫工人付其方告诉记者,他们平均每天要运10车垃圾,“这个工作又脏又臭,每个月只拿得到300多元,但是三个月了没拿到一分钱!”

  住在垃圾池旁的5户居民向记者抱怨,虽然有环卫工人运送,但天天垃圾都没拉完过,臭得熏死人,饭都吃不下,窗户常年不敢开。“天天活受罪,对身体的损害很大,特别是小娃娃!”背着孩子的刘仁敏说。

  在顺城路,记者注意到,街心花园附近的居民楼旁,随地堆着一堆垃圾,这也是一处二次垃圾中转站,但没有矮围墙。据反映,出太阳时,苍蝇乱飞,恶臭扑鼻,风一吹,垃圾袋满天飞,周围30几家居民深受其害。在垃圾场旁边一家旅馆帮忙的黄英告诉记者:“环境太差,对生意都有影响。垃圾三两天才来运一次,希望每天能把垃圾清理干净。”

  垃圾问题镇政府忧心

  在镇政府,副镇长李俊告诉记者,目前该镇城镇人口为2万人,每天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直排进入关帝庙河。关帝庙河是否有企业生产污水排入呢?该镇现有60户企业,李俊坦白地说,“以前企业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污,启用环评制度后,现在大多数企业排污基本达标,但这不是绝对的。”

  居民每天产生的20吨左右生活垃圾,已成了镇政府最头疼的问题。目前,该镇采用的是“三级集中、分批填埋”的方式,即居民先将垃圾倒入附近的垃圾筒,然后再集中到二次垃圾中转站存放,最后运送到城外2.5公里处的五里村垃圾场,分批分阶段用泥土进行覆盖。

  说起垃圾场,李俊忧心忡忡,一是垃圾场不论建在哪,都不会受欢迎;二是随着垃圾增多,五里村垃圾场的容量已经趋于饱和,只能用两年了。

  目前,该镇想建一个能用50年的大垃圾场,但这需要投入70至100万元,镇政府根本没有这个财力。该镇正准备向简阳市政府打报告,争取一笔环保资金,用于新垃圾场的建设。

  “乡镇一级的环保问题,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李俊告诉记者,现在该镇每年用于环保的资金大约有20万,但这还不能满足最基本运转需求。“仅给环保工人发工资这一项,每年就要10多万,而且目前工人人手根本不够。”■本报记者陈宇文/图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