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农民活跃台安乡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07:48 千华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乡村带来了很大变化,村屯之间新人新事层出不穷。在台安县农村,一大批知识型农民从田间地头崭露头角,成为全县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的代表和典范,也成为村屯中建设新农村的领头雁和主力军。

  种地记日记

  “天气:晴;蔬菜长势:柿子已成熟八成,一周内可以上市……”这是台安县达牛镇赵荒村菜农赵德军的“种菜日记”。为了抓住棚菜的上市最佳期,赵德军写起了日记,将棚菜从下种、出苗、打尖、对花儿、泛红,到上市全过程记录下来,以便为自己搞好棚菜产期调整提供参考。像赵德军这样的农民目前在台安还有很多。在农村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许多农民一改过去只知卖力气的旧观念,白天在大棚里忙活,晚上认真地填写日记,详细记录蔬菜各个生长阶段的生长特点、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情况,记录下投入产出、菜价行情及市场销售情况等相关信息。稍有闲暇,这些农民还会聚在一起,交流各自的种菜经验,互相切磋。

  卖菜拿名片

  以前,见面给名片与农民无关,而时下,台安的农民也开始发自己的名片。达牛镇十四家村的菜农姚福忱现在是当地有名的蔬菜经纪人,他在卖菜时都要发给对方一张名片。在台安县农村,印发名片的农民不只姚福忱一人,台南区花农何宝良、雅化村王玉辉,黄沙坨镇的鲜蛋经纪人任玉富等,都印发自己的名片。采访时,他们几乎众口一词:“名片走四方,产品销四方;名片递上去,财源滚滚来。”

  农闲去学艺

  农闲去干啥?过去,台安县农民一进入农闲季节不是唠家常,就是甩扑克、打麻将。现在,许多农民有了新过法:外出学习技术。每年的农闲季节,桑林镇柴家村、新华农场丁夏村便有大批农民外出学习技术,或是跨县、跨省学艺,或是就近到邻村的专业户家走一走,看一看。通过外出学习技术,去年冬,丁夏村、柴家村热火朝天地搞起了草编加工。一个村一个冬天就可以“入库”20—30万元。难怪当地农民发出这样的感慨:“学了好技术,几年就致富;财源满地跑,看你找不找。”

  自费订报刊

  黄沙坨镇的宋家村、新华农场的城子村是全县有名的文化村。村里50%以上的农户都订阅报刊。《农民日报》、《致富快报》、《新农业》、《辽宁农民报》、《农业科技报》等报刊,对于当地农民来说是耳熟能详、津津乐道。乡亲们高兴地说:“报上有信息、有技术、有典型,咱看了真是受益无穷。”

  的确,农民从报刊上看到了全国各地新农村的变化,听到了新农村飞速前进的脚步声,脚下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心情越来越舒畅。据统计,目前,全县农村订阅报刊达220多种。

  钱国宏 实习生 马琳娜 记者 刘晓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