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注热线”无奈关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09:19 扬子晚报

  在兴化,“绝对可以信赖的人”汪东奇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一些委托电话投注的市民,得知没中奖后拒付投注本钱,6000多元的“死账”让投注站不堪重负。不久前,汪东奇忍痛关闭了“投注热线”。

  汪东奇的“雅号”源于那则流传甚广的故事:2005年12月的一天,他受一位李姓老彩民的电话之托,垫款代买双色球总值56元的复式票,而在获得500万元的巨奖后,他没有片刻犹豫,立即拨通了托付人的电话。

  消息一经传开,随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央视人马三下兴化,为这个“绝对可以信赖的人”拍摄专题纪录片。他因此被国家民政部福彩中心评为“全国十佳明星投注站”,省福彩中心授予其“诚信金牌站点”,本人也入选我省“新人新事提名”。

  媒体集中“轰炸”后,张阳小区福彩投注站成了名站。投注站从原来的2平方米扩大到如今的70平方米,固定彩民数、每天的投注总量,销售额从每月两万增加到10万,一些远在黑龙江、云南、福建的彩民甚至也通过网上公布的电话请其代为投注。

  可是,让汪东奇收获业务量的同时,烦恼也跟着来了。

  很多彩民通过电话委托汪东奇垫钱买彩票,中了奖,第二天就还钱,如果不中奖有些彩民就迟迟不还钱了。他无奈地说,“有的人留的手机号码都是假的,一打过去,说是空号;有的人刚接电话,就挂了……”

  “欠款小到几块钱,大到几百块,最多时欠款总额近万元,现在还有6000多‘死账’没有讨要到。”兴化某人欠460多元钱,他先后打了不下100次电话催要,都没有结果。有一次在一个十字路口远远看到此人,不巧的是,当时红灯受堵没能当面碰上。于是,汪东奇打电话过去,那人竟称自己正在乡下,还信誓旦旦地说汪东奇看错了人。

  想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吗?汪东奇摇摇头,“钱就那么多,人家耗得起,我们做小本生意的哪里耗得起呀。只能吃一堑长一智了。”为减少损失,不久前,他关闭了一直对外公开的“投注热线”。“现在头疼的就是,我对彩民讲诚信,有的人对我不讲诚信。现在我要控制一点,不是很熟悉的就不给打彩票。通过手机委托投注的,只对少数几位信誉好的彩民‘开放’。”

  记者感言:对汪东奇的采访并不复杂,但过程却不很轻松。当听到“现在头疼的就是我对彩民讲诚信,有的彩民对我不讲诚信”时,记者心头不由沉重极了。诚信是相互的,不能要求一方严守诚信而听任另一方说到做不到。我们祈盼诚信社会的健全和完善,但这需要做工作,需要更多人的逐步觉悟。

  本报记者 赵晓勇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