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请注意您的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10:07 桂龙新闻网-玉林日报

  “专家”免费举行健康讲座,免费体检,还赠送健康手册、价值150元的保健品……这样的讲座会不吸引人才怪!4月8日,记者到北流铜州影城参加了一个挂着区内一中医学院名头的大型健康巡回咨询报告会,到会的老人果然人山人海,不过他们的子女却说,老人们不顾个人安危拥挤一处,还轻易地把个人信息透露出去,太让人担心了!

  会场人山人海,出口全部封死

  记者最近接到北流城区不少读者反映,称他们年老的父母从3月底起就天天一大早参加一个健康报告会,还把家里的地址、电话等隐私告诉陌生人,搞得神神叨叨的。而且开会地点挤满了老人,万一出现什么意外发生挤拥现象,后果不堪设想。

  4月8日早上6时,记者观察到铜州影城外就挤满了老人,不少人还拄着拐杖。7时老人进场,报告会的工作人员还殷勤搀扶。半个小时后,影院上下两层观众席上全部爆满,还有不少老人拿着小凳抢着进入,而走廊上、门外的通道上还挤满了人。7时30分,报告会准时开始,工作人员把所有进出的门全部封死,就是这样还有老人请求工作人员网开一面让他们进去。这个影院建设的年代已经久远,不少地方年久失修,本来仅能容纳1200人左右的影院硬是挤进1600人以上的人数,安全问题的确让人有此担心。此外,那么多人密密麻麻挤在一块,外出的铁门又关死了,万一发生什么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健康讲座的中心原来是一种保健品

  讲台上,一中年男子眉飞色舞向老人们介绍健康知识,集中在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高血脂、风湿等10多种疾病的保健上。记者发现,他最终会非常巧妙地把主题引导到自己推介的保健品上,称其功效如何了得,而且言语间让人联想到,这瓶小小的饮料对10多种老年病均有疗效。而讲座会结束后,记者曾登陆该产品生产厂家的网页以了解该产品的情况,找到产品介绍却仅是说“本品是由绞股蓝、黄芪、大枣、人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经功能试验证明,具有免疫调节、抗疲劳的保健功能”。

  讲台上的中年男子还让工作人员将一个药酒的配方发给每个老人,记者注意到里面列出的药有22种,但是均没标出剂量,只是笼统地在下面说明“药房买50元,泡10斤40度白酒,泡3个月饮用”。事后,记者拿该药方询问北流中医院的一名医师,他说中药剂量是有严格控制的,乱配是会吃出问题的。

  报告会末尾是老年人最高兴的时候:主办方会发给每人一小瓶“年年乐”口服液,据称市场价是10元/瓶。因为主办方要举办15场报告会,每天每人发1瓶,这就是150元大礼的由来。有的老人为此每天直奔这大礼而来。有的老人还将口服液积存下来想转卖,于是他们最关心的是口服液的价格是否货真价实,于是从多方途径了解产品的价格信息,但是反馈来的信息是矛盾的,于是会堂里经常为此发生大争论。

  退场时,工作人员在出口处向老年人散发一小本健康手册,条件是要他们留下家里的地址、电话。记者见到一名工作人员的记录笔记本上已有了上百人的留名。知情人说,会议结束后,保健品销售人员肯定会单对单地与有购买意向的老年人进行沟通,进行“商业开发”。

  向记者反映情况的读者说,这个活动要进行一个月,如果天天如此折腾,这么多老人们挤在一起,电影院的设施又已显陈旧,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出安全问题。

  药监局:保健品如果宣传疗效则违法

  讲座结束后,记者向北流市药监局反映此事,一工作人员表示对此并不知情,并表示会联合有关部门前往调查了解情况。另外他请记者转告老人们,保健品并不是药品,不具备药品的治疗功效,购买前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另外,如果发现有通过“义诊”、“赠药”等方式销售“药品”或者推销保健品的,要及时举报,因为这属于违法行为。

  记者翻阅资料了解到,中国保健品协会曾作公示,超过1/4的保健品“有问题”,一是保健品与药品作用混淆宣传,夸大功效;二是经销商任意提高价格,说含有名贵中草药,以高出产品实际价格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出售。记者了解到,当日的保健品的主要原料是绞股蓝、黄芪、大枣等,原料并不是很贵重。

  记者还采访市内几名著名老中医,他们建议广大中老人:1.身体出现不适或者患病,一定要正确就诊、正规用药,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2.保健食品适用于一些特殊人群,选购产品时要按照自身需要,同时要征求医生意见。3.通过医院或正规药店购药。

  来源:玉林日报

  责编:李晓花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