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守望”奏响和谐乐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10:29 河北日报

  不知不觉间,“邻里守望”越来越为我们所熟悉:出门给左邻右舍打个招呼或捎个话,让在家的邻居操心照看照看门户;看到陌生人敲邻居门时主动上前询问;发现火情、警情或险情,及时报警;空巢、孤寡老人做不了的家务,有人随叫随到;孩子忘带钥匙回不了家,有人把他们带回自己家……

  “远亲不如近邻”。“出入为友,邻里相亲,守望相护,疾苦相扶”等等,既道出了邻里关系的重要和必要,也表明了人们对和谐邻里关系的珍视与追求。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居住方式的变迁以及社会结构的日趋多元化,一些地方的邻里关系正在渐渐淡化。邻居之间感情出现隔阂甚至变得冷漠无情,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冷漠症”日益蔓延———虽隔一墙却遥似千里,相邻多年却互不相识,这家争吵打闹那家却置若罔闻,楼上楼下为浇花滴水打得头破血流……人与人之间似有一种隔世之感。

  这些现象的出现有其客观原因。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个人隐私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保护,诸如端着饭碗到别人家串门之类的老习惯,在现代社会已不受欢迎,需要改革、摒弃。但摒弃一些不合时宜的生活习惯、交往方式,并不意味着连融洽的邻里关系也要抛弃。在生物学里存在不同物种相互依存的共生现象,它们相互依赖,相互扶助,共同抵御外来威胁。人是社会的人,这种“共生”的道理同样适用。看似陌生、冷漠的邻居,其实都包含着对和谐邻里关系的强烈期待,每一个人的内心都非常渴望获得关怀和帮助,希望享受温馨与和谐。

  从这个意义上说,“邻里守望”可谓应运而生,它是建设平安社区的有力措施,使“群防群治”落到了实处;它是沟通邻里关系的桥梁,使“远亲不如近邻”成为社区居民的切身感受。它不仅能促进邻里的感情沟通交流,加强和培养社区居民间的伙伴关系,增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而且能够倡导一种健康文明的社区新风,使温情的守望成为构筑平安和谐社会的助推器,从而全面提升生活品质。

  和谐的新型邻里关系,不但需要邻居们自己主观上加强努力,主动交流,也需要有关部门、有关组织出来牵头,让居民在自娱自乐中增加交往的机会,在各种活动中沟通感情。可喜的是,时下“邻里守望”、“邻居节”、“走出家门去认识邻居”、“十佳好邻里评选”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不断涌现。在不断感受到温情与和谐的同时,人们更有理由相信,所谓的“邻里冷漠症”一定会冰融雪消,邻里和谐的乐章一定会演奏得越来越响亮。

  李聪捷 张志华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