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留下的莫非是古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11:28 温州都市报

  家住龙湾区永兴街道的王老伯有个“心结”,快六年了一直未解开:2001年,王老伯的父亲在弥留之际,将一套《康熙字典》交到他手中,郑重地叮嘱他“这套书很有价值,一定要保管好啊!”字典的序文中,有“康熙五十五年闰三月十九日”的字样,王老伯猜想:这套《康熙字典》莫非是1716年出版的古籍?

  4月6日,王老伯带着这套《康熙字典》来到本报。王老伯说,他的父亲是语文和音乐教师,家中藏书很多。父亲曾经告诉过他,这套《康熙字典》是购买所得。

  轻轻打开一个硬纸板盒,一套共6册发黄的线装本书籍显露出来,看得出来,王老伯的父亲很珍惜这套书籍:每一册的封面上,还另外附上了一页“封面”,并写有“康熙字典”的字样。

  6册书籍分总目、子集——亥集、备考、补遗等,第一册的前页有“御制康熙字典序”,序文最后有“康熙五十五年闰三月十九日”字样。字典中所查的字上端,还有小篆字与其对应。

  让人意外的是,字典里看不到诸如印刷年月的资料,6册书籍中,都有关于“商务印书馆”对其所印制的图书所做的类似于“广告”的夹页。在第一册的最后一页,还可见“商务印书馆发行,本馆遵照教育部令刊印学校适用表本二十余种并另刊说明书一册……”等字样,且印有有关书籍的名称和价目表。

  当天下午,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所长蔡钢铁仔细查看了这套《康熙字典》,并得出结论:这套字典是民国二三十年代由商务印书馆所出版的印刷品。蔡钢铁说,序文中有“康熙五十五年”的字样,只是遵照原文印刷而已。此外,这套字典中夹有“广告”宣传页,有“学校”、“教育部”等提法,且有提及“地图引用了日本有关测量数据”等,都可以依此判断出这套《康熙字典》的出版年份,为民国期间且在抗日战争之前。

  蔡所长认为,这套保管尚好的《康熙字典》具有实用价值和古书历史价值,同时期的字典,能这样完整地保存至今也是很不容易的。

  本报记者 王飚

  ■新闻链接: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30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皇帝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即1711年),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即1716年)。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共收录汉字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