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个议题围绕百姓难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12:35 新闻晚报
□记者王楠摄影报道

  昨晚7点,浦东首场议政会在张江镇社区卫生中心举行,书记镇长与居民坐在一起,为市民“看病难看病贵”出谋划策。

  这项“街镇领导与市民共商和谐社区发展例会制度”已在23个街镇全面启动,并列入年度实事项目。议政会今后每月一次。

  面对面和领导交流

  23个街镇同时召开议政会,议题却各具特色。张江镇“同解就医难题共商看病大计”,东明路街道“关爱独居老人”,花木街道“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大家谈”……昨晚23个议题都围绕着百姓关心的急事、难事、身边事,有什么意见建议,可直接跟领导进行开放式互动。

  60多名居民、医院代表、职能部门干部聚集一堂,都抢着发言。“这么多领导能一起来听我们的呼声,不容易啊。”来自田园居委,77岁的唐春锡老伯是退休教师,也是社区学校的志愿者。他告诉记者,为居民上了200多堂健康知识普及课后,他深深体会到许多常见病是可以预防的。郊区农民小毛小病不爱上医院,也上不起,常常胡乱吃药了事。如果有医生能深入社区,并对一个区域内的中老年身体状况有所了解的话,对治疗慢性病,常见病很有帮助。

  大家希望,医生们能从“坐诊”变成出诊,主动走到田间地头,为农民送服务、送知识。

  议政制度促当场拍板

  农民怀念身穿白大褂,肩背医药箱的“赤脚医生”,张江镇社发局当场拍板,由26名乡村医生组成团队,每月一次为80岁以上的老人上门定时、定人服务。

  辖区内最受关注的大医院曙光医院与中医药大学也表态,曙光医院将在张江卫生中心建立专家门诊,带教医务人员;中医药大学则定期进村卫生室开处方,帮助赤脚医生提高水平的同时再增设一个社区卫生点。

  “医患矛盾是民生突出问题,直截了当,诚心实意地将矛盾摊开来讲,反而有助于减少摩擦,公开透明的探讨更催生了准确高效的决策。”乡村医生代表说。而张江镇党委书记王志荣则表示,或当场解答,或当场拍板,议政制度为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解决老百姓最现实的问题搭建了一个交流的舞台,将推动政府建立和落实问题处理机制,努力提高问题的解决率和群众满意度。

  转变职能问计于民

  今后浦东23个街镇每月都将举行一次这样的会议,议题由街镇自由选择,要求高度重视会前社情民意的调查研究,关注社区的热点难点。参加会议的市民代表则通过组织邀请与自愿报名相结合的方式来产生。

  昨晚7点到9点,区长网上办公会在新区市民中心同期举行。记者从浦东新区获悉,23个议政会与区长网上办公会联动的“1+23模式”将不断制度化,常态化。如此一来,市民议政既可以通过面对面沟通,也可以用电话热线,网上交流等方式与领导“对话”。对于市民提出的问题和意见,由街镇实行“一口答复”牵头解决,有关职能部门必须“有求必应”、“有请必到”。

  目前议政制度浦东已经列入年度实事项目,年底将围绕会议知晓率、群众参与率、问题答复率、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率等指标,实行考核和管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