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景家园孙依伯吹拉弹唱 样样行 他想在社区里教大家学乐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00:04 东南快报

  金辉社区专版第一个新闻人物诞生了,他就是家住金辉东景家园的孙谨勇。老孙成为新闻人物的理由很简单,他有才有艺,更重要的是热心。他说了,谁如果有兴趣都可以找他,他能教大家学乐器。如果您有兴趣学乐器的话,可以拨打物业电话:83636208。

  

东景家园孙依伯吹拉弹唱样样行

  最擅长管乐器

  孙依伯最擅长的是管乐,其他小提琴、京胡、二胡等也有涉足。他对自己的实力心里透亮:“我就是键盘类的乐器最差。”现在的孙依伯已经退休在家,很多时候都会重读乐谱,拉拉琴,丰富一下业余生活。

  热心的孙依伯入住金辉东景家园已经三年了,作为老业主,又是个活跃分子,这次的金辉“三八节”活动,物业主任一直拉他参赛,他摆摆手说:“我还是等你们有组织小区乐队啥的,我来教大家。键盘类虽然差,乐理可都懂哦!教初级的没有问题!”

  别看孙依伯长相平凡,身材不高,可他年轻时却是当时福州造纸厂的机械技术骨干,常有机会见到那些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专家,前来指导技术,年年是先进工作者。

  除了工作上表现出色外,孙依伯的”文艺细胞“也得到全面发展。有段时间,福州歌舞团缺人,“差点成了福州歌舞团的一员了,就是厂里不放人,舍不得我走,其实我也不想调出来。”

  原来在上海老家的时候,因为老父亲爱耍两下京剧,自己也跟着学京胡,1958年上海支援福建建设,年轻的孙谨勇也于1960年来到福州造纸厂。

  

  最尴尬吹小号流口水

  记得初学管乐时,也出过洋相。孙依伯说:“记得当民兵那阵,为了迎接福州民兵在体育场(现五一广场)的大检阅,就临阵磨枪,一群人跟着一个部队管乐团下来的同志学了一个月的小号,就上场了。演奏的是《三八作风歌》《分列式》,我们本来就不是很熟练,基本功也不够,结果呢,我们一边吹,一边流口水。这让我想起了1967年很流行的阿尔巴尼亚的电影《宁死不屈》里的一个场景。”说到这个,孙依伯笑个不停。

  

  最自豪曾经得了2个冠军

  1965年2月,省艺术馆与省音协等八个单位联办大型歌舞《东海战歌》,孙依伯也有幸成了其中的一员。

  这个大型歌舞剧,在西湖歌剧院(即现在的省博物馆)演出了将近1个月。每天晚上三个多小时,孙依伯回忆,那段时间真忙,每天吃过午饭就得去化妆彩排,晚饭后就开始表演。

  可最让孙老伯自豪的还是自己厂里的合唱团得了冠军。1991年7月1日,福纸合唱团100人,参加经委、教委、科委、农委等六部委举办的庆祝建党70周年歌咏比赛。这个比赛连厂长、书记都参加了,共100人。当时负责伴奏的乐队中,“一把圆号是我,还有2把长号、2把小号、1把萨克斯风、6把长笛,还有单簧管、电子琴。”最后,他们以超强的综合实力不仅拿到了最高分。后来在于山福州市群众艺术馆的一次管弦乐比赛中,几个配合默契的老伙伴,再次夺魁。这两个冠军,都是孙依伯最津津乐道的。

本报记者 林佳 实习生 陈楠/文 刘彬/图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