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冬梅队友郭萍称自己就是教练的实验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02:27 新京报

  训练:“我就是教练的实验品”

  郭萍9岁开始练体育,1995年被王德显招入队中。

  郭萍说,当时队里在山海关附近封闭训练,她曾5年没回过一次家。回忆起训练的“特别”,郭萍说,无论是平时往家里打电话,还是近一月一次的外出购物,总是有人跟着,如果诉苦或者有异议,总会遭到教练的责打。

  郭萍说,刚进队时她对教练说,自己的强项是中长跑(800、1500米),想专攻此项;可随后教练却让她加练长跑(5000、10000米)和马拉松,称“是让她全面发展。”“现在想起来才知道,我就是教练的实验品。”郭萍说。

  生活:豆芽、白菜和牛肉丸子

  郭萍回忆,一般队员们每天都要跑六七十公里,比赛前会更多。可她们的伙食一般却是豆芽和白菜,“一年里半年左右都吃这个,有时候是冻豆芽和烂白菜。”丰盛的伙食一般是牛肉丸子汤,“一顿8斤牛肉馅,20多人吃。我们的营养可想而知。”近两天七台河下雪,郭萍只能在炕上坐着,“脚钻心的疼。”郭萍说,由于训练不科学,她的十根脚趾至今仍全部错位、严重变形,一遇雨雪天和走远路就痛。“我一度不敢去浴池洗澡,不敢上街买鞋,怕别人看见我的脚……”

  教育:一周英语课和两天大学

  从事体育运动近20年,郭萍所受的全部教育是一周英语课和两天大学生活。

  郭萍称,因常常出国比赛,一次体工队组织10多名队员学英语,练习简单单词。

  可一周后教练就下了“禁学令”,原因是“天天就知道学英语,不好好训练。”郭萍说,“我们真挺爱学的,可也没耽误训练啊。”郭萍说,1996年,她代表某高校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两项中长跑比赛获得前三名。后来在该大学挂名,并于8年后领了毕业证。可8年里,她们在那大学只上了两天课。

  “好像是经济学的课,根本听不懂。”30岁的郭萍坦言,她现在就是小学水平,连笔画多些的字都不认识。有次隔壁的孩子问一道六年级的数学应用题,她答不出来。

  退役:“我们什么都不会做”

  吃辛苦、挨打骂、伤痛缠身、收入微薄,都为着退役后队里能分配工作。郭萍说,退役后,她为这个心愿等了五年。

  郭萍说,当初被招进队,最大的诱惑就是教练承诺“退役后能分配在铁路系统工作,可能是老师或公安。”郭萍想当后者,“公安多威风啊。”

  2002年,郭萍因伤离队,翌年选择了退役。郭萍说,去年3月,她致电教练问工作的事,教练说工作的事儿他说了不算。郭萍找到火车头体工队,一领导答复,说她不是正式队员,户口也没过来,不可能分(配工作)了。

  “艾冬梅摆地摊和卖奖牌,我一点都不意外,因为同队8年,我了解她的一切。”郭萍说,在田径场上跑了这么多年,为国家和队里取得了那么多荣誉,可现在除了病痛和伤心,她们却什么也没有。“我们只会不停地往前跑,什么(工作)也不会做,很自卑。”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李天宇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87,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