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秦岭把搅团变成“汉代瓦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02:57 三秦都市报

  搅团是陕西当地的著名小吃,虽然“相貌”平平,但它的上桌率却很高。这不,有这么个爱较劲儿的人,他不爱吃搅团,但凭借扎实的雕塑功底把搅团的“脸蛋”硬是做成了汉代的瓦当模样,让人在饱口福之前还饱了眼福,被社区居民称为一绝。他就是家住新城区东大院社区44岁的高秦岭先生。

  前日,记者见到了高秦岭先生,他手里还提了一只小竹篮。打开竹篮,竟是一只只用面粉做的“汉代瓦当”。记者要是事先不知道眼前的“瓦当”是用搅团制作的,还真以为是真正的汉代瓦当。这些搅团“瓦当”造型精致,它们的表面都刻有各种古老的图案,嫩绿的颜色还泛着淡淡的光泽。用手轻轻触摸一下,软软的,还真是用搅团做成的“瓦当”。高先生开心地告诉记者:“我的这些搅团‘瓦当’人见人爱,大家看后都说‘哎呀!是瓦当!’我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当我告诉大家这是搅团后,大家都感到很惊奇!”高先生还介绍说,他制作的这些搅团“瓦当”直径大小约在18厘米,而搅团“瓦当”表面的图案主要是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龙纹麒麟和十二生肖为主。搅团“瓦当”制作起来也很麻烦,有一套麻烦的制作流程,制作模具、和面、蒸煮等三道程序下来的时间需要约1个星期。

  与一般搅团配料不同的是,高先生的这些搅团“瓦当”里加入了大量的青椒、青菜、西红柿等营养配料,使人吃起来也会更加美味。

  据高先生介绍:“我从小喜欢美术,工作后一直对食品雕塑深深痴迷,制作搅团“瓦当”的原因要从去年说起。我们经常去饭店吃饭,厨师都喜欢用萝卜来雕刻各种造型的动物来点缀菜盘。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去一家饭店吃饭,朋友点了一道豆腐,豆腐很白,上面没有任何点缀。方方正正的,立体感特别强,回家后我突发奇想用搅团来表现汉代瓦当,经过一个月的反复实验竟然还真做成了。”

  文/雷晓娟 本报记者 晁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