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铁器卖出大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03:05 三秦都市报

  “叮当——叮当——”还未走到村口,一阵阵清脆悦耳、此起彼伏的铁器打击声就传入耳中。早就听说凤翔县尹家务乡老圪塔村的铁器加工很有些规模,的确是名不虚传。

  想象中的打铁匠,应该是在院子里盘一口大炉子,一精壮汉子光着膀子抡着大锤砸着烧得通红的铁器,而另一头则是妇女拉着像老牛一样“哞哞”叫的大风箱。但当记者走进老圪塔村时,看到这里家家户户都在用轰鸣作响的现代化机器作业。

  张红兵是老圪塔村的铁器加工大户之一。10年前,他结束了在外打工的生活,回到家里和妻子开始了加工“铁”的生意。张林科的生意经则是以加工各种铁农具为主。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他去年底特意在县城印制了一批挂历,挂历上有自己厂子的介绍,还有他自己的联系电话。遇到客户,就免费给对方送一份,既与对方加深了联系,更重要的是对厂子起了很好的宣传。

  现如今,老圪塔村的275户人家中靠“铁”吃饭的就有90多户,铁器加工大户20户,其中年产值50万以上的就有10多户,2006年度人均纯收入2300元,铁器加工占到人均纯收入的30%。全村有车床、电焊等中小型机械设备300余台,生产的产品已涉及到点播器、移苗器、管制四牦犁、转头犁、各种新型方抽风斗、各种角铁、火门、炕门、铁勺、铁钗、铁瓢、刀锄等20多种农用生产生活用具,销往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和省内市场,年产值和销售收入达到800多万元。

  本报记者 袁峰 通讯员 张华刚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