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县政企校合作 做大机电产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03:16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永冠班”“金顶班”“成客班”……从昨天开始,郫县境内的成都铁路工程学校、郫县友爱职业技术学校、成都西部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一些机电类专业班级有了用企业命名的全新名字。在昨日举行的郫县首届机电人才校企合作推介会上,该县的机电企业不但招聘了300多名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而且当场与县内学校签订了500多名技术工人的培训订单。

  短板 机电产业发展快但人才短缺

  据介绍,作为郫县工业集中发展区——成都现代工业港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的机电产业目前已形成了门类较齐全的机电产业体系,去年该县机电产业生产总值已达40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0%,成都现代工业港内今年还将新增投产规模以上机电企业30余家,2007年全县机电行业技术工人、管理人才需求将达到1500余人。

  “招人困难!”“从外地招来的技术工人流动性太大,刚刚上手,又要跳槽。”在机电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技术工人匮乏、管理人才短缺的问题也随之凸现。“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制约‘三新’突破年各项工作的开展。”在一番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郫县机械制造产业推进办公室决定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县域内大专院校、职业学校密集的优势,重点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人才短缺,打造机电行业人才供给体系。

  创新 校企签订培训订单实现多赢

  整合校企资源,企业作为学校的实训基地,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政府则为企业和学校做好外部服务……昨日上午,四川永冠商业设备有限公司、成都铁路学校分别代表郫县境内的86家企业和10多家大专院校与郫县机械制造产业推进办公室签订三方合作的战略协作框架协议。

  随后,企业与学校的订单培训协议也当即签订,永冠与友爱职校签订了培训100名焊工、钳工、电工等技术工人的协议;成都金顶凸轮轴铸造有限公司则与友爱职校、成都铁路学校签下协议,由两家学校分别为企业培训50名机电技术工人;刚刚迁入成都现代工业港的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也与友爱职校、成都铁路学校签下培训200名机电人才的协议。

  “学校将派出老师实地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并按照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而企业也将派出工程师为学生授课。即使在学生就业后,学校还将提供后续服务,派出老师引导学生适应新环境。”郫县机械制造产业推进办公室主任叶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有了战略合作协议,企业在遇到人员流动时,也可以即时补充新员工。

  何敏 蒲克刚 本报记者 赵一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