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情谊一“报”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04:50 深圳特区报

  从深圳火车站沿京九线北上,到达河北衡水站的里程是2098公里。在1998年7月至1999年12月的549天里,《深圳特区报》每天都会越过千山万水,准时送到衡水市武邑县崔家庄的一位老人手上。他叫国治中,是一位离休的中学老师。一份报纸,记载着我们师生20年的情谊。

  20年前,我在河北柏乡中学读高中,国治中是我的语文老师。后来我上大学、参加工作,但与国老师的联系从未中断。1997年,年满60岁的国老师离休,回到老家衡水颐养天年,而我也刚刚从内地来深圳工作不久。国老师每次从电视里看到有关深圳的新闻,都会在信里写到:“深圳又发生什么什么了……”遇到不清楚的,还让我回信详细说明。我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给老师订一份深圳的报纸,这样他就能天天看到深圳的新闻了。

  1998年,《深圳特区报》开展了异地发行业务,给老师订报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6月19日,我跑到位于爱国路的罗湖发行部,花108元为国老师订了下半年的《深圳特区报》,投递地址写着:河北省武邑县崔家庄。

  收到深圳寄去的特区报,老人别提多高兴了,来信把深圳、把特区报一通儿夸奖。每天盼着邮递员上门送报成了他的精神寄托,给他的退休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

  1999年,我又分两次给国老师订了全年的《深圳特区报》,每一份报纸老师都精心收藏。邻居的老大妈给他要几张旧报纸做鞋样,他坚决不肯,最后给了人家两张没写过字的宣纸。

  当年给老师订《深圳特区报》的收据我一直保存着,它是特区报走向全国的见证,也是我们师生情谊的见证。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