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俺村的新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05:49 山西新闻网

  阳春三月,记者到汾阳市农村采访,行进在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上,穿梭在整齐有序的楼房庭院之间,听乡亲们津津有味地讲述生活中发生的新鲜事,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了在新农村建设新风的吹拂下,农民生活出现的新变化。

  村里开来公交车

  4月8日早晨,汾阳市三泉镇崞村的朱老汉坐在公交车上准备进城,他乐呵呵地与同车的人闲聊起来:“过去进城骑摩托车不安全,骑自行车太累,现在在家门口坐公交车,每小时一趟,花上两块五毛钱十几分钟就进城了,而且全是水泥路,别提多好走了。”

  近年来,汾阳市全面启动“村村通公交车工程”,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民出行,市里成立了公交公司,开通了县城到农村的区域公交,搭起了连接城乡的绿色桥梁,极大地解决了农民进城难的状况,有力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乡村超市”货物全

  在肖家庄镇东雷家堡村新开张的“广盛发”农家店超市,日用百货、小型家电等琳琅满目,样样齐全。42岁的农妇李桃正在挑选一些日常用品,她高兴地说:“如今家门口就有了质量好、档次较高的东西,我再不用为买东西老跑县城啦。”

  如今,汾阳市的每个乡镇和不少村庄都建起了各类规模不等的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和品牌连锁店等消费场所,它们的出现把藏身小摊点的黑心货、冒牌货挤出了农村市场,以直接配送的形式使乡亲们放心选购可信可心物品,逛超市、选名牌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

  “三网”网来大世界

  走进冀村镇东河头村收购三樱椒的专业户王启飞家,迎面看到的就是34英寸大彩电,彩电旁边是崭新的液晶电脑和子母电话机,正忙着制作三樱椒销售网页的老王说:“现在有线电视、宽带网和电话机就像三张大网,成为我做生意的好帮手,坐在家里就能联系到客户,把钱赚到手,真是省钱又省力,方便极了。”

  农技校里听课忙

  “到农技校里听课去!”这是杏花村镇武家垣村村民最时髦的一句话,该村农技校创办已有十年,到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期,累计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村里200多户农民在农技校里学到了实用技术,尝到了技术致富的甜头,如今户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有20户,5万元以上的有8户。

  村民武爱梅学习了养鸡技术后,从零起步,不断发展,目前成了全镇有名的养鸡大户。

  本报记者薛梅本报通讯员张建平张向东

  (编辑:张星秀)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