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看冷面孔“冻”伤志愿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05:54 山西新闻网

  山西财大春蕾社团提供的志愿服务遭遇苛求与冷漠

  ■主持人:赵晋燕

  ■道德主人公:山西财经大学春蕾社团家教志愿者

  9年来,山西财经大学春蕾社团的志愿者一直为贫困中小学生提供“义务家教”服务,而学生家长每学期向志愿者支付四五十元不等的往返公交车费。4月8日下午,春蕾社团志愿者小文(化名)到太原市高新区找事先约好的学生授课。由于是第一次登门授课,小文下了公交车后给学生的父母打电话,结果得知两人都不在家,学生在亲戚家玩耍。小文通过电话联系到了学生,学生却说:“我还没玩够,你过一会儿再来。”小文苦等了一个多小时,也没见到学生,只好回学校。她一脸沮丧地告诉记者:“虽然我们是志愿服务,但希望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一些冷漠 伤了赤子之心

  4月10日,记者来到山西财经大学春蕾社团教学部,副部长金秀凤介绍,尽管是提供义务服务,但一些家长还是会提出苛刻的要求。志愿者去上课可能需要坐一两个小时的公交车才能到达目的地,授课两小时后,再坐公交车回来。但是有些家长还要求延长课时,搞得志愿者特别疲惫。小丽(化名)和一位家长商量好为孩子补习自己擅长的数学。到上课时,家长不仅要求延长课时,还要求补习英语,并尽量用口语授课。小丽的英语口语不太流利,家长便开始冷嘲热讽。上了两节课后,小丽又累又急,痛哭了一场。后来社团又找其他志愿者换下了小丽。

  去年冬天,一位志愿者因为下午临时有事,想改一下授课时间。打电话时家长不在,学生答应转告。当晚7时,学生家长给社团教学部打电话,要求社团晚上必须派志愿者到家里补课。由于志愿者都不过是十八九岁的年纪,冬天夜里返校不太安全。负责人张永琴又是道歉,又是解释,但这位家长仍然不依不饶。足足交涉了一个多小时,家长才同意第二天补课。次日,志愿者上门授课,原本两个小时的授课时间被延长至5个多小时。还有家长仅仅因为志愿者安排了课间休息,就向社团投诉。

  因为志愿者没有经济来源,所以受助学生的家长每学期需付四五十元交通费。在一些家长看来,不管钱多钱少,既然已经付过了,就理应得到更多的服务。针对这种情况,社团也只能是尽力满足家长的要求,但很多志愿者却因此伤心。

  一股暖流 坚定前行脚步

  尽管在服务中遇到了一些不快,但还是有许多受助家长让志愿者们感动不已,激励他们在志愿服务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3月31日,在志愿者和家长的见面会上,百余志愿者和学生家长签订了志愿服务合同。

  一位来自太原市北张村的年轻母亲让大家心里热乎乎的。她对志愿者说:“孩子,你放心教吧。我儿子底子薄,成绩上不来也不怪你。以后你来我家,想坐自行车,我就骑自行车去接你;想走路,我就走路去接你。”

  志愿者谢意曾为一个家住太原市北营的学生补课。当时,学生家长怕他喝不惯当地的水,每次上课前都特意买几瓶矿泉水或饮料给他喝。尽管谢意一再阻拦,家长还是坚持给他“特殊照顾”。金秀凤为家住太原市大营盘的一个学生补课时,家长怕她累,每次都让她先试哪把椅子坐着最舒服,然后再入座……

  上学期,家住太原市三营宿舍的张先生为儿子请了一位志愿者补习数学,孩子期末考试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今年,他又找了英语的志愿者家教。张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等我儿子长大了,我也让他投身志愿者队伍,帮助别人。”

  本报记者晋帅妮

  主持人点评

  给助人者一张温床

  常言说,助人乃快乐之本。我们应该庆幸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求回报、不计得失,在助人中燃烧青春,体味人生,感受快乐。

  在此,我们不想过多地评价受助家长的苛求与冷漠,毕竟他们代表不了大多数人。不过,我们还是衷心地希望:当这些满腔热血的年轻人在伸出援助之手时,能够得到微笑与肯定。即便他们无法做到最好,也请您能设身处地给予宽容与体谅。要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是教孩子知道加减乘除、ABCD,还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为善的种子。

  家长的赞扬与感谢将激励志愿者们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做越好。只有志愿者与家长、学生实现道德的良性互动,志愿服务才能长久,志愿者的队伍才会壮大,受助人群才能扩大。

  (编辑:赵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