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风采系列报道(六:)成济武:扶贫助学“领头羊”(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06:39 山西新闻网

  3月26日,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座谈会上,晋城市关工委的《两只羊托起希望》被授予“第二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受到中央文明办表彰。闻听此讯,家住晋城市区西关某住宅小区的成济武老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因为今年75岁的他就是“两只羊扶贫助学工程”实施的关键人物……

  

好人风采系列报道(六:)成济武:扶贫助学“领头羊”(图)

  主动捐资13万挑起“两只羊工程”

  “如果没有他,可能就没有现在的‘两只羊工程’!”4月初,记者到晋城市采访时,晋城市关工委有关负责人这样评价成济武。

  2003年11月,为了让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能上得起学,晋城市关工委计划实施“两只羊扶贫助学工程”,就是将两只种羊送给贫困家庭,产下羊羔后卖钱,用作孩子上学的费用。听说此事后,成济武立即拿出13万元,购买了260只优种小尾寒羊,使“两只羊工程”由计划变为现实。

  “没想到这是一个‘造血’工程。”成济武说他当时也没有想到,一年下来,领走羊的贫困家庭,不仅孩子上学的费用有了保障,连家庭生活困难问题也迎刃而解。3年多来,“两只羊工程”已先后为陵川、沁水、阳城、泽州4县12个乡镇、42个村扶助特困生家庭1613户,送去扶贫羊3226只,这些羊现已繁殖了7500多只,新增产值200多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1783名未成年人上不起学或中途辍学、失学的问题。

  节俭度日13年为公益事业捐出1000万

  成济武经营着一家煤矿,但一提到他,人们总是把他和捐款联系在一起。

  他曾出资16.1万元,为家乡建一所学校;出资150万元,在村里重建一座占地1200多平方米的三层教学大楼;出资126万元,为村子打通1000多米长的涵洞;在村里为17名烈士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园;为当地的6所中小学安装暖气和自来水设施;花钱为乡派出所购买警车,为卫生院无偿提供救护车……

  成济武出资修建的学校至今已培养出11名大学生。他说:“我就是想从贫困家庭中培养些人才!”

  成济武是晋城市南岭乡东沟村人,小时候吃了不少苦。他8岁开始放牛,11岁时,被卖到古县一户人家,为家里换回16斤玉米;18岁,参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在军营生活31年的成济武,1981年才转业回到晋城。到1994年,退休后开始办加油站、开煤矿,生活才逐渐富裕起来。从小就吃苦的成济武对如今的生活很知足,平和的心态使他有着一颗与人为善的心。

  “你家的事情我包了!”这是成济武对贫困家庭经常说的一句话。去年,由他直接资助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有39人。“过了个年,又增加到53人啦!”成济武的老伴说,因帮助贫困学生上大学,每年要开支30多万元。而成济武不喝酒,也不去饭店吃饭,桑拿更不舍得洗,自己的生活十分节俭。有人数着指头给算了笔账,13年来,成济武已为当地的教育和公益事业投入1000万元。

  “活一天干一天今生不留遗憾”

  记者采访成济武时,他坐在自家客厅里,不时将右手夹的香烟向烟灰缸里轻弹几下,可烟灰却几乎都落在了茶几上。“春节前,他右眼刚做了白内障手术。”成济武的老伴解释说:“现在他的眼睛怕光,还有脑血管硬化的症状。”

  “他每天到处跑,折腾了这么多年自己也没享到什么福!”据成济武的老伴说,他们现在住的房子还是4年前子女们凑钱给买的。在那之前,老两口居无定所,先后搬家28次。

  今年,成济武已经75岁了,但当有人开价8000万元要收购他经营的小东沟煤矿时,他一口回绝了。“如今,小东沟煤矿有矿工200多人,其中的100多人就来自贫困山区。因为有这座煤矿,乡里的学校、卫生院每年才能免费用煤2500吨……8000万元是死钱,煤矿卖掉了,这些人、这些单位今后怎么办?我以后还怎么去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成济武说:“我活一天就要干一天,既然做了就要做到底,这样活一辈子才不会有什么遗憾!”

  南岭乡的煤矿刚经过了资源整合,小东沟煤矿作为全乡惟一一座煤矿被保留下来。目前,成济武已开始扩大煤矿生产规模,欲将年产量3万吨的煤矿建设成年产30万吨的矿井。因为,他还想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本报记者李吉毅

  (编辑:赵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