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费用高钱该谁来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07:39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本报记者陈宇 生产、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次级河流,固体垃圾废物随处倾倒,运往郊外农村直接堆置或简单填埋……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我省农村的绝大多数小集镇中,上述现象都很严重。

  一方面是污染在加剧,一方面是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还未起步。小集镇污染治理究竟路在何方?

  9日,记者采访了省环保局、省建设厅等相关部门,探询问题的成因和解决之道。

  治污费用谁出?

  随着近年来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小集镇人口急剧增加,而绝大部分小集镇环保设施建设却还没有起步,污水及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没有同步跟上,产生的大量污水与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

  “这样下去的结果,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去治污。”省环保局农村处杜明告诉记者,污染要分散处理,在过程中进行减量,才是科学、经济的。但在目前的实际操作中,却是生活污水与雨水使用同一个排水管道,没有分流;生活垃圾也没有分类,有机物和无机物混装。这是末端处理,成本最高,技术难度也最大,是一种最原始的方法。

  治污需要钱,但这笔钱该由谁来出?“镇政府根本没有财力来做这些。”简阳贾家镇副镇长李俊对记者说,乡镇不是一级独立财政,无法把必要的、正当的环境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和计划实施。因为自身财力亦不足,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事业开支需求扩张,难于支持一般的环境保护工程的资金需求。就拿修垃圾处理场吧,以乡镇微薄的财力面对几千万元的机械设备和配套设施,实在不现实。

  向居民收取不可行

  那么,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是否可以考虑对乡镇居民收取一定的污水和垃圾处理清运费,然后将这笔钱投入环保设施的建设呢?

  “首先,这需要建立必要的收费体系。”省建设厅村镇建设处处长文技军说,污水、垃圾处理需要必要的成本保障。比如成都市这样的现代化都市,除了政府每年投入几千万元用于保障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外,市民每个月都要交纳一定的污水处理费和卫生费。但是在小集镇,居民是以低收入为主的群体,这个收费体系缺乏保障。

  如果在环保技术方面做文章,会有帮助吗?杜明摇摇头:“目前在乡镇一级,既经济适用又能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技术,目前还都不完善。”有的集镇虽建有污水或垃圾处理设施,但由于缺乏资金来保障运行,设施仅仅是一种摆设,这种情况在很多城市都如此,何况乡镇。

  应加大环保设施建设的投入

  文技军向记者透露,我省已经将治理农村小集镇人居环境提上了议事日程。比如,乡镇企业工业园要集中,使工业污染集中排放、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尽量采取生态的、自然降解的办法进行处理,从而降低处理成本。

  “就目前而言,在我省很多县、市一级城市还未建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的情况下,启动乡镇一级的环保建设,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才是现实的,可操作的。”杜明介绍。

  具体来说,首先是在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加大乡镇环保设施建设的投入;其次,在重要流域及风景名胜附近的乡镇尽快实施。记者从省环保局了解到,我省开展了121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并命名的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1个。

  在一份《关于加大农村乡镇生活污染治理投入的建议》的报告中,省环保局建议,鉴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基本原则,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纳入国家投入给予解决,特别是乡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由国家全额投入来解决,与运行费用一并列入国家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项目。

  小集镇治污的道路还很长。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