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妈妈”和“寂寞花朵”是一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07:39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徐红本报记者王青山文/图 4月8日晚,在青神县瑞峰镇青杠坪村一间平房内,一个年轻女子带领着30多个孩子唱儿歌,然后是小雪的朗诵:“爸爸妈妈外出务工,我感到孤独、无助,是陈妈妈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陈妈妈”就是青杠坪村“留守儿童亲情活动室”的志愿者陈丽英。

  主动要做志愿者

  青神县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

  守儿童近7000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儿童总数的40.1%。这些留守儿童生活上缺乏关照,精神上缺少关怀,学习上缺乏管理,成为了“寂寞的花朵”。

  2006年4月,该县在瑞峰镇青杠坪村建立了“留守儿童亲情活动室”。活动室建好了,镇干部犯难了,谁来管理呢?村里年轻的和中年的差不多都外出务工了,留在家中务农的年轻妇女屈指可数。

  “我喜欢孩子们,看到他们缺乏父母的爱,我心里特别难过。”29岁的村民陈丽英主动找到学校和镇干部,表示自己愿意不计报酬做志愿者。

  陈丽英上有卧病在床的母亲,下有7岁的女儿,丈夫外出打工。而丈夫刚为她联系了一份工作,要她也出来,为了这群孩子们,她放弃了。

  亲情活动室固定活动时间是每个星期的星期六和星期日,而平时孩子们可以随时来活动室找陈阿姨,谈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

  孩子们变了一个样

  陈丽英通过讲故事、谈心、开展活动等,让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自我管理和为他人服务。

  在陈丽英的精心呵护下,这一群因无人照料、缺乏督促养成了各种坏毛病的孩子,慢慢融入到这个特殊的集体中来了。孩子们喜欢上了和蔼可亲、能干的陈阿姨,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小婷是个腼腆的女孩,当她还在襁褓中,父母就离异了,法院把小婷判给父亲,父亲一直在外打工,多年没有回过家。老师发现,10岁的小婷把明星贴纸贴在书上,对别人说,男明星就是她的爸爸,女明星就是她的妈妈。

  陈丽英费尽周折找到小婷母亲的电话,反复做小婷母亲的工作。当小婷的母亲把电话打到亲情活动室,小婷很漠然,不肯与妈妈说话。

  陈丽英劝说小婷的母亲每周给小婷打电话。渐渐,小婷和妈妈说话了,她再也不提“明星父母”了,每周的活动,她总是早早地来参加,因为她既可以看到她喜欢的陈阿姨,又可以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

  感人的联欢会

  2007年春节前夕,孩子们越来越想念外出的父母,心思不在学习上了。陈丽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决定搞一个新年联欢会,并想方设法和家长们联系,希望他们在开联欢会时给孩子们打个电话。

  她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活动的头天晚上,她布置教室一直忙到次日凌晨。

  联欢会上,孩子们尽情地唱啊跳啊,军军领取了文明礼貌奖,强强领到了学习进步奖,林林领取了拾金不昧奖……这时,电话响了,小林接到妈妈的电话,听到妈妈说:“林林,妈妈好想你啊!”他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

  陈丽英对孩子们说:“你们的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也许春节不能回家,不过你们不用担心,就让我当你们的妈妈,照顾你们。”孩子们哭了。

  前来看演出的小惠的奶奶老泪纵横:“多亏有了陈丽英,这些孩子才能变得这么好,这么懂事。无亲无故,对孩子们这样好,陈丽英真是个好闺女!”“我喜欢孩子们,希望看到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说起孩子,这个朴实的农村女子脸上泛起了幸福甜美的笑容。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