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马宪华:4个两万五千里山路上铸师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08:18 东亚经贸新闻

  开栏语

  优秀的党员,是标尺!在构建和谐吉林的过程中,他们默默奉献在各条战线上,用自己无私的行动感召着、推动着、影响着身边的人——生活,因为他们而灿烂,而生机勃勃!在省九次党代会召开之际,从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代表风采》,全面展示优秀的党代表!

  马宪华是珲春市英安镇双新果树新村小学的一名普通女教师,执教10年,她两万多次穿越大山,4万多次趟过河流,走了近10万多里山路、水路,相当于走了4个多两万五千里长征。

  学校大小事 都是她的事

  果树新村是个贫困村,在行政上又不隶属于珲春市的任何一个乡镇。学校里的任何事情,马宪华都得自己想办法解决。学校教室是一户果农家的四处裂缝、不足10平米的土坯仓房,窗户因年久失修而下沉,无法正常透光。马宪华自费拉起电线,阴天时点灯给孩子们上课。夏天教室漏雨,她让孩子们挪到干爽处学习,自己边接雨水边讲课;冬天学校没有煤,她跟果农商量,借煤给学生点炉子。

  从家到学校 往返34公里

  从马宪华家到学校,山路崎岖往返需34公里,她每天要绕过4个山头,趟过5道河。遇上恶劣天气,要绕道走39公里。

  2001年的一个暴雪天,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来,马宪华连滚带爬地走了3个多小时。在果树新村村口,看见学生们拿着铲子清出一条路来迎接自己,她鼻子一酸,热泪横流。孩子们围上来,一双双冻得像胡萝卜似的小手为她拂去头上的雪花。

  为了用市区学校标准来检验她和孩子们教与学的成绩,每到学期末,马宪华都到珲春市第一小学领取考试题。考试结果,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都在90分以上,跳级跟班的也在80分以上。

  “长征”俩来回 她仍在前行

  马宪华心中始终有一个愿望——继续读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教书育人。2003年11月,马宪华通过参加成人高考,以高出录取线24分的成绩被东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录取。

  如今,校舍修好了,教学条件改善了,但上下班的道路依然难走。到2006年,马宪华已经两万多次穿越大山,4万多次趟过河流,共走了近10万多里山路、水路,相当于完成了4个两万五千里长征。

  现在,马宪华依旧在那条山路上行走。

  (记者 杨萍 实习记者 柴会香)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