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千里血“援”飞古城(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09:44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千里血“援”飞古城(图)

  昨天,浙江红十字会将衢州志愿者孙小颖捐献的造血干细胞交给主治大夫白主任。记者尚洪涛摄

  本报讯(记者周瑞实习生李治燕)昨天,“浙陕千里血‘援’”感人故事再次上演。继4月6日西安21岁白血病患者周刚(化名)接受来自浙江温州志愿者陈佩佩的造血干细胞后,又一位26岁陕北小伙再次接受浙江骨髓库的造血干细胞捐赠。昨天晚上6点15分,183毫升骨髓全部输入小石(化名)体内。看着安详入睡的小石,其主治大夫白庆咸主任感动地说:“陕西和浙江真是有‘血缘’情,短短一周内接受浙江两位志愿者的骨髓捐赠,浙江人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陕西人学习!”

  昨天上午11时30分,浙江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再次护送救命的造血干细胞登上从杭州到西安的飞机。这份来自衢州孙小颖(化名)身上的200毫升造血干细胞于昨天下午两点半安全到达机场,下午4点,骨髓移植手术在西京医院血液内科顺利进行。到晚上6点15分,所需的183毫升造血干细胞全部输入小石的体内。手术结束后,一直守候在病房外的小尤(小石妻子)激动地说:“多亏了衢州市的好心人,虽然从未见面,但全家人会永远记住这位救命恩人的!”

  据了解,家住陕北的小石2001年不幸患上白血病,当年他只有20岁,为了给心爱的人精神上的鼓励,小他几岁的小尤毅然决然嫁给了小石。为了延续丈夫的生命,小尤将唯一的住房卖掉给丈夫看病。2005年,因为小石病情恶化被送入西京医院接受治疗。入院后,院方开始通过大陆骨髓库、台湾骨髓库、新加坡骨髓库为小石寻找配型的造血干细胞。直到去年秋季,中华骨髓库在浙江骨髓库找到了与小石配型的造血干细胞。

  据了解,孙小颖是衢州市的一位幼儿园老师,体重只有51公斤。据西京医院血液内科白庆咸主任讲,体重51公斤的人捐20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很不容易。这次骨髓移植不同于其他的骨髓移植手术,患者是O型血,捐者是B型血,通常病人骨髓移植只需要150毫升造血干细胞,由于患者小石的体重比较重,183毫升造血干细胞才能满足他的需求。为了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志愿者孙小颖总共捐献出200毫升造血干细胞。

  昨天晚上,记者连线《衢州晚报》负责追踪报道此事的王飞记者时了解到,为了赶时间,从4月9日开始,浙江第三中医院开始对孙小颖进行干细胞采集。昨天凌晨5时许,孙小颖还在接受第二次造血干细胞采集。据了解,2天时间,孙小颖的全身血液共循环了24次。据王飞记者介绍,孙小颖是浙江省第13位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配对成功者,也是今年以来浙江省第三位为外省患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截至2006年年底,衢州市已有1043名市民参加了捐献造血干细胞采样。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